利用幼儿园生活区提高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主持人:王静
2015年11月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因此教师通过生活游戏区角的创设,引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游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各班教师分享班级生活区创设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如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的?)
生活区作为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通过摆弄各类的游戏操作材料,练习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技能,教师根据幼儿成长的实际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活动情况有针对性设置、指导的活动,在区角活动中帮助小班幼儿提高自理能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角色是促进幼儿主动进行自我服务技能的提高。扮演过家家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扮演中由于角色的特点需要幼儿自发主动地进行自我服务活动训练,使幼儿在角色中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因此在小班重点创设娃娃家,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活动。。
二、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锻炼幼儿灵巧的手部动作
小班幼儿手部肌肉发展不完善,但是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双灵活的小手,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活动材料。生活区活动材料的充分投放,给幼儿创造了实践操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建立有趣的活动规则,养成幼儿遵守规则的习惯
《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对规则的掌握,按规则活动是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一种。在区域的创设时,教师便引导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简单规则的制定。
四、循序渐进的指导与鼓励,增强幼儿持续发展的信心
如何更好地发挥区角活动的作用,让幼儿在各类区角游戏中真正地巩固起自理技能,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指导。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不断的对幼儿进行指导。在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介绍各区域的内容,引导幼儿讨论重申活动区的规则、注意事项。
生活区提高自理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