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
吕梁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张多牛
二0一0年九月
概念
对公共场所的健康危害因素及危险程度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量化监督指标,科学实施卫生监督。
背景
移植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经验
2005年卫生部公布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试点方案
职能调整
意义
1、公共场所卫生水平要上新台阶
—规范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引导公共场所卫生上水平
—带动行业向标准化发展
2、有利于卫生监督资源的合理配置
行业的迅速发展,给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工作
带来许多新任务,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
受编制、经费等限制,卫生监督资源没有与监督任务同步增长。
遇有问题就“拉网式”检查和不分好差的监督频次,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
我们内部监督专业发展不平衡,对公共场所不重视。
3、摆正了政府与单位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上的责任关系
树立三个理念:
1)公共场所卫生需要政府监管,但不能也不可能代替经营单位的自身管理;
2)政府监管的目的是督促企业自觉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3)没有经营单位的自觉行为,光靠政府监督,不可能换来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
目的
1、调动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积极性
第一,对公共场所进行风险分级和卫生信誉度分级,培育激励机制,在一定限度调动经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可以促进经营单位加大设施投入;
第三,可以促进经营单位加强自身管理能力建设。
2、调动卫生监督部门的积极性
第一,可以使卫生监督职责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即明确做什么和如何去做;
第二,可以使卫生监督质量具有可比较性,即做的好和做的不好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公共场所学校卫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