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兼职教师是中职护理专业师资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和深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兼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确保实现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追求,彰显中职护理专业的教育特色。
关键词:兼职教师;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状态。兼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弥补实践和应用性课程教师不足的问题,还能带领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1]
一、深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中职护理专业,主要培养中级技能型、服务型护理专业技术人才,更需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学生,提高学生就业率。但是,当前中等职业护理专业课程却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和谐。
教育内容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教育内容作为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载体,两者之间必须相符合,才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因此,当专业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后,必然要求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筛选,课程结构进行重新整合。
培养劳动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显著特点和职责所在。学生专业技能必须借助相应的教育内容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才能获得。因此,当企业用人单位在对人才选用的观念上发生了转变时,必然要求对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重新调整。
社会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与之相适应,而教育现代化又呼唤教育观念和内容现代化。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它的发展应符合现代课程的发展趋势。因此,要求我们对课程进行重新整合,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当前中等职业护理专业课程中的诸多方面不符合企业对人才选用的新观念,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对当前的课程内容、结构、实施形式等方面进行重新调整和改革,使两者相符合,促进职业教育快速稳步地发展。在此过程中,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性
2007年5月,卫生部颁布了《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护理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该计划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注重强化专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2]
计划明确提出要注重强化中职护生的专业能力训练,故在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应凸显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新增设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项目课程,主要是加强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生活护理技能项目、生命体征的观察和维护技能项目、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能项目、诊疗技能以及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方法项目等,从而使护理教学更贴近临床。
三、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兼职教师来自校外企业及社会一线,熟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有助于分析行业的变化及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