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二轮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背诵杜甫的《蜀相》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成语解释
侧目而视良莠不齐马革裹尸危言危行江河日下万人空巷三人成虎河东狮吼下里巴人目无全牛望其项背捉襟见肘噤若寒蝉火中取栗不赞一词涣然冰释
惨淡经营风姿绰约楚楚动人洗心革面倚马可待炙手可热美轮美奂蓬荜生辉不耻下问抛砖引玉忝列门墙鼎力相助巧夺天工信笔涂鸦汗牛充栋如坐春风举案齐眉朝思暮想东山再起不知所云
2
古代诗歌鉴赏之 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
对偶、对比、设问、反问、
双关、用典、互文、反复、
顶针、反语等。
常考修辞手法
①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②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③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④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5、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6、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运用借代可使语言含蓄、简练。
7、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8、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答题步骤:
①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②结合具体诗句说明怎样运用这种表达技巧。
③渲染了什么气氛或者表达了什么感情。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别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题:①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作者是使用何种手法来表现这种感情的,请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
拟人。(步骤一)把柳条、藤蔓和黄莺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对他的离去依依不舍。主要表达了诗人搬家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时,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该诗后两句在形容洞庭湖景色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比喻(步骤一);白银盘”比喻皎皎月辉下的洞庭湖水,突出其澄澈空明;“青螺”比喻皓月银辉之下愈显清翠的洞庭山。这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步骤二);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审美情调,体现了清静闲适的情怀(步骤三)。
2007年浙江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的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后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之妙。
比喻、拟人。首句比喻,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尾句拟人,表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9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本诗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比,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2010安徽卷 岁暮【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借代、用典。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呼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二轮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