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书树己 教学育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书树己,教学育人
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读书,能点燃教师的生命激情,读书,可以使教师思考人生,把教学变成一种动态、一种求索;读书,可以使教师品味生活,从而创造诗意的人生境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伴。”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想用华丽的辞藻去描述读书的意义和美好,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读书故事。
记得大学时,读书只是一种爱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那时的我,喜欢待在图书馆里,涉猎的书籍,文学类,政治类,史学类,都是我的最爱,我沉醉在文字的世外桃源,为祥子的命运担忧,替宝黛的爱情落泪。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发现语文不仅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气质、魅力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而这一切,应来源于大量的阅读。
记得初登讲台时,由于经验缺乏,知识面狭窄,导致课堂缺乏活力,了无生趣,除了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的听讲外,其他学生都表现出很漠然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的聊天,看课外书,有的甚至干脆趴在桌子上酣然大睡。面对这种情形,我们的组长王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生活中没有书,就好像天地间没有了阳光,智慧中没有书,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教师,是一个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人,只有做到读书树己,方能做到教学育人!”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的投入到读书学习中,我首先通读了初高中全部的语文教材,了解语文教学的体系,做到知己知彼,融会贯通。同时,我翻阅了大量的名家著作,丰富我的课外知识储备,力求将我的语文课堂变成知识的海洋,文学的乐园。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眼前好像打开了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是,备课变得容易了,课堂变得生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变得浓厚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我先学,然后和学生一同成长。
读书,不仅丰富了我的教学内容,也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众所周知,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字数少,内涵深,讲解起来十分不易,简单的翻译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深入的鉴赏又会觉得繁琐且没有重点。这使我的语文课一度陷入了困境,就在我迷茫时,有一本书,如同迷雾中的航标灯一样,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就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翻开这本词话,我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个遥远却熟悉的身影款款走来,一篇篇阅过的诗词生动清晰起来,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娓娓道来,那些经历了岁月淘漉的绝妙好辞就如同一颗颗沧海遗珠,此刻,在我面前串成明媚的珠链,熠熠生辉。
这时我才发现,以往讲解诗词时,我陷入了多么大的误区,那时我总是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字词的锤炼上,讲解的越细,理解的越散。往往是学生学习完一篇诗词后,不仅不能理解诗词的精髓,甚至连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情感都不清楚。而王国维告诉我们,读诗,要读诗的意境,读愁思里的通达,读叹息中的深意。透过《人间词话》,我和学生们一同看到了长亭中游离的古典,红豆里蕴含的相思,看到了欲诉还休的英雄豪气,看到了裹满离愁的儿女情长。
尤其是读到王国维理解的“三种境界”时,不禁拍案叫绝。文中这样写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

读书树己 教学育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