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宋蕾
要点
心跳骤停的原因及心电图类型
心跳骤停的识别与基本生命支持(BIS)
进一步心脏生命支持(ALS)
复苏后处理,尤其轻度治疗性低温的实施方法
脑死亡的概念及脑复苏的结局
2
心跳骤停的原因--“6H5T”
6H
Hypovolemia
低血容量
Hypoxia
低氧血症
Hydrogen ion (acidosis)
酸中毒
Hyper-/ hypokalemia
高钾/低钾血症
Hypoglycemia
低血糖
Hypothermia
低体温
5T
Toxins
中毒
Tamponade (cardiac)
心脏压塞
Tension pneumothorax
张力性气胸
Thrombosis(coronary/pulmonary vasculature)
冠状动脉或肺动脉栓塞
Trauma
创伤
3
复苏程序--三阶段
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指心搏骤停发生后就地进行的抢救
多在无任何设备情况下进行,即所谓徒手心肺复苏
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由专业医务人员在现场,或向医疗机构转送途中进行的抢救
已有可能借助一些仪器设备和药品实施抢救,例如行电击除颤、建立人工气道和实施人工通气、开通静脉通路和应用复苏药物等
复苏后处理(post-resuscitation care)
指自主循环恢复后,在ICU等场所实施的进一步综合治疗措施
主要内容是以脑复苏或脑保护为中心的全身支持疗法
4
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徒手心肺复苏的步骤
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
胸外按压(C, 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 airway)
人工呼吸(B, breathing)
5
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
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拍摇患者并大声呼唤
判断有无呼吸
眼睛观察胸廓有无隆起的同时,施救者将耳面部靠近患者口鼻,感觉和倾听有无气息。
时间不超过10秒钟
判断有无心跳
方法是触颈总动脉搏动
应10秒钟内完成;若不肯定,应视为心脏停跳
6
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分的中间,直接将手掌置于胸部中央相当于双乳头连线水平即可
按压手法是施救者用一只手的掌根置于按压点,另一手掌重叠于其上,手指交叉并翘起;双肘关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的重力快速下压胸壁
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钟,深度必须达到4~5 cm
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当,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但必须让胸廓充分回弹
胸外按压(C, compression)
7
开放气道(A, airway)
基本手法:
仰头抬颏法
施救者一手置于患者额头,轻轻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其颏下,轻轻抬起使颈部前伸
托颌法
施救者食指及其他手指置于下颌角后方,向上和向前用力托起,拇指向前推动颏部使口张开。
适用于怀疑存在颈椎损伤患者
8
人工呼吸(B, breathing)
口对口通气
一手捏紧患者鼻子,另一手推起其颏部
平静吸气(不必深吸气)后,用口包住患者口唇吹气
吹气时间约1秒钟左右,见胸部隆起即可
口对鼻通气
适用于口面部创伤而不能张口、无法行口对口通气
或水中对溺水者在施救
9
胸外按压(C, compression)
按压/通气比:
单人施救时统一为30:2
专业人员青春期前儿童行双人CPR时,可为15:2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
注意胸壁充分回弹
多人施救应尽可能轮换进行,一般约2分钟应轮换1次,可利用轮换时间进行心律检查
10
心肺脑复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