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氯胺酮及咪达唑仑用于小儿麻醉前口服给药的应用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口服两种不同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与单独口服咪达唑仑用于小儿麻醉前用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手术患儿90例(年龄1~9岁,ASA I 或II级),随机分为A、B、C组(n=30)。 mg·kg-1; mg·kg-1复合氯胺酮2 mg·kg-1; mg·kg-1复合氯胺酮5 mg·kg-1。观察并记录给药前5min、给药后5、10、15、20、25和30min时的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与父母分离时间(TOS)及各组患儿能够接受静脉穿刺的比例。结果 A、B、C组患儿不同时间点HR、RR、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B组和C组患儿与父母分离时间明显短于A组(P<);A、B、%、%%,但C组有1例SpO2轻微下降。·kg-1复合氯胺酮2 mg·kg-1用于患儿麻醉前用药患儿容易与父母分离,能够较好地接受静脉穿刺,用于小儿麻醉前用药安全可行,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咪达唑仑;氯胺酮;麻醉前用药;儿童
小儿因为恐惧打针等因素,大多数不能在安静状态进入手术室,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寻找一条比较合适的方法,避免患儿在哭声中离开家长,并且使麻醉更安全,苏醒更迅速。
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小儿外科90例ASA分级1~2级患儿,年龄1~9岁,其中男49例,女41例,分为3组,A组: mg·kg-1;·kg-1复合氯胺酮2 mg·kg-1;·kg-1复合氯胺酮5mg·kg-1,每组各30例。3组患儿年龄、性别和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因咪唑安定和氯胺酮均无口服制剂,使用注射咪唑安定和氯胺酮,按体重配好后加50%·kg-1,在麻醉医师监护下给患儿服用。
观察指标
1)记录所有患儿在给药前、给药后5、10、15、20、25和30min时的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数值;2)患儿与父母分离时间(min),30min内可安静进入手术室视为术前药应用成功,超过30min仍不能安静进入手术室为失败;3)患儿入室后接受静脉穿刺的例数。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表1 3组患儿用药前后HR、RR和SPO2变化(略)
2 结果
三组患儿用药前后HR、RR和SpO2变化
服药过程患儿3组均有失败者,A、B、C组分别为2、3、3例。3组患儿HR、RR、SpO2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患儿与父母分离时间(min)
口服用药后各组患儿与父母分离时间:A组为(±)min,B组为(±)min,C组为(±)min。A组有6例患儿超过30min仍不能离开家长进入手术
不同剂量氯胺酮及咪达唑仑用于小儿麻醉前口服给药的应用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