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3、能学会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梳理,并养成积累的习惯。
4、能学习借助联想、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
2、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在学会观察、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
歌曲《童年》导入。熟悉的旋律,似乎把我们带回了那金色的童年。同学们,在你们心中有没有一些童年趣事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呢?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清朝人沈复写的一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幼小时由观察微小生物产生的丰富奇特的想象及其中的盎然童趣,也许它会再一次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二自主学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作者沈复(1763—1807年以后),字三白,清代苏州人,文学家。沈复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沈复写《浮生六记》,忆及童年时仍充满童心童趣,这是很珍贵的。
(2 )解题:《幼时记趣》中“记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
2、读准下列加点字。
童稚(zhì) 藐小(miǎo) 鹤唳(lì) 凹凸(āo tū)
沟壑(hè) 庞然大物(páng) 怡然称快(yí) 土砾(lì)
项为之强(jiāng) 癞蛤蟆(lài)
三、合作交流
1、学生朗读课文(可多读,多种形式读)
教师活动: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在巡视过程中,随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
学生活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结合书下注释,运用工具书,尽量扫除文字解释的障碍。
方法指导: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具体操作方法之一:扩,: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
宁信度: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
观:作青云鹤观( ) 昂首观之( )
察:明察秋毫( ) 必细察其纹理( )
神:定神细视( ) 神游其中( )
时:余忆童稚时(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提醒学生字词翻译的要求:精准。指导学生做到翻译精准的方法——记忆、运用、积累。
积累一词多义:
以:徐喷以烟( ) 以丛草为林( )
为:以丛草为林( ) 项为之强(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之:昂首观之(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心之所向( ) 项为之强( )
观之正浓( ) 驱之别院( )
成语: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
通假字:项为之强( ) 。
3、掌握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
方法点拨:
①文言句的翻译要求:字字落实,句意顺畅。
例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②句子翻译方法之一: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
幼时记趣 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