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苗方法对茄子苗期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育苗方法对茄子苗期长势及产量的影响,采用苗床育苗和穴盘育苗进行茄子育苗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穴盘育苗,茄子苗期长势、缓苗期、大田抗性、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等均极显著优于苗床育苗的;采用50孔和72孔穴盘育苗时,茄子苗期长势和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优于105孔和128孔,对集约化育苗场而言,推荐应用72孔育苗盘,可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苗床育苗;穴盘育苗;茄子;苗期长势;产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6-0025-03
集约化育苗省种省工,抗风险能力高,成苗率高,幼苗质量好,已普遍得到菜农的认可。茄子是广西南菜北运的主要蔬菜种类, hm2,其育苗方式一直沿用传统的苗床及营养钵育苗,用工多,成苗率低,幼苗质量差。广西已引进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多年,效果很好。有关不同育苗方式和不同穴盘规格对黄瓜等蔬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已有报道[1~6],可是,传统苗床育苗和穴盘育苗对茄子定植后的影响及何种规格的穴盘对茄子育苗才是经济实惠的却鲜见报道,为此,笔者探讨了不同育苗方法对茄子苗期长势及产量等影响,以期为茄子集约化育苗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茄子为瑞丰3号紫长茄(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供种)。供试基质为鲁青广谱基质,苗床土为种植地的表土;供试穴盘规格长×宽为30 cm×60 cm,有50 孔、72孔、105 孔、128孔。
试验处理
试验于2012年7~12月在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中试基地进行,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共设 5 个处理,处理1:50孔,处理 2 :72 孔,处理 3:105孔,处理 4:128 孔,处理5:苗床育苗(1 g/m2)。穴盘育苗设3次重复,苗床育苗不设重复。田间采用随机排列,共计 15 个小区, m2,每小区种20株(折合667 m2种植1 235株)。苗期和田间管理按常规管理。
测定项目及方法
定植前采用直尺和游标卡尺测定株高(从茎基部到顶端生长点的高度)、茎粗(地面以上1 cm 处茎部直径),采用AM-300型叶面积仪测定叶面积(最大叶片长×宽),每个重复测量10株;定植后调查缓苗期;采收高峰期(10月下旬)调查植株抗病性;记录每次采收的产量。试验数据用DPS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育苗处理对茄子秧苗生长势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处理1的茎最粗, cm,处理4的最小, cm,处理1、2的茎均显著粗于其他处理,但两处理的茎粗无显著差异,处理3~5的茎粗无显著差异;叶片数的变化与茎粗变化相似;处理5的株高显著小于其他4个处理,其他4个处理的株高随着穴盘孔数的增加而增加,处理4的株高显著高于处理1~3的;处理1、2的叶面积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处理3、5的叶面积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极显著高于处理4。
不同育苗处理对茄子大田生长情况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处理5的缓苗期为8 d,极显著长于其他4个处理,其青枯病和菌核病的发病率也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而其他4个处理的缓苗期、青枯病发病率和
不同育苗方法对茄子苗期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