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衰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点启示
【摘要:】“苏联模式”的衰败可以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从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把握住根本方向不偏移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关键词:】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一个有着近70 年历史,经历了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的苏联“老大哥”,在20世纪后期的短短几年内就解体了,不得不令我们深思。那个曾经指导过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的衰败虽然已经成为一个历史, 但是这么沉重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从中得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某些启示,以避免我们少走弯路,取得新的成就。
一、不能把特殊当成一般,必须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科学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和回答,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和兴衰成败。20多年来,对苏联这个泱泱大国解体和苏联模式衰败的原因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解释。但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犯了把特殊当做一般的错误,即把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当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概括的社会主义一般,把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当作各个社会主义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他又强调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坚持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得出的科学结论。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共性,即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共同富裕、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性要求。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尊重了个性,立足自己国情,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最鲜明的特色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统一性特征。而统一性特征的一个主要体现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但前提是必须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必须要始终把握住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苏联模式为什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而到五六十年代以后失去了活力,为什么曾经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模式变成了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这个在战争与革命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模式的积极作用逐步耗尽。弊端也就愈来愈清楚地暴露出来,成为一种低效益、高成本、高浪费的过时的体制。用
“步履蹒跚、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形容改革前的苏联的形势,一点不过分。
邓小平在1978年明确指出,苏联模式不成功,即使在苏联也
苏联模式衰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点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