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边城
——读《边城》有感
乳白的雾霭笼罩在山林间,清脆的鸟鸣落在重重山头,巍巍青山把倒影投在清澈见底的湖面上。小小的竹排,一位摆渡的老汉,一个高歌的少女。这是我想象中的湘西,沈先生带给我的湘西。
记得初中时救拜读过沈先生的《边城》,到现在印象都还特别清楚:褪色的封面,泛黄的纸张,捧在手心有种特别的轻盈感。一打开,有种受过潮的湿润感扑面而来。就连书中的文字也是湿润的。就像湘西的景色般鲜润。
也许因为读过一遍的缘故,再次阅读时已没当初的好奇心与迫切感,边城的没也就更彻底的展现在眼底下。
边城的水是美的。湘西的水,清莹,明净,那里的人也如湘西的河川般明澈如镜。和孙女翠翠一起守了十几年渡船的老汉,怕自己走后孙女无人照顾,总心系着孙女的婚事。又怕孙女羞涩不好明问,只好小心翼翼地打探着。这就是拿长年生活在山中的老汉对孙女表达关爱的表现了吧。摆了这么多年度的老汉,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亲手将孙女渡去幸福。那颗苍老的心,在湘楚之水的洗礼下,依旧一尘不染。
边城的山是美的。茶峒有两个优秀的青年,大老天保,二老傩送。这两个情深似海的好兄弟,偏偏喜欢上同一个女孩。而他们淳朴得就如那湘西的山般,不但没有勾心斗角、反目成仇,反倒互相鼓励、互相谦虚。那般豁达淳朴的男子,不该得到这样的结局。如果不是为了弟弟的幸福,天保也不会毅然出走,结局也不会那么无法挽回吧。
常常会为了那个遗憾的结局叹息很久。也会想着如果天保看开一点,情况会不会不一样:傩送如果勇敢一点,结局是不是不这样?洞庭湖上,是否会少了一个苦苦等待的清寂身影?转念一想,或许这才是他们的本性吧?含蓄深沉如他,用情至深如他,温婉善良如她。
边城,边城,远在边际的城。这小小的城是不是人们心中所向往的远离喧嚣的净土呢?在那社会纷乱、战火连城的年代,沈先生选择了属于他的边城。而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也在寻思着我的边城。属于我的心灵净土。
读《妞妞》有感
阖上《妞妞》这本书,泪水也随之落下。一曲终了。妞妞,这个生命只有562天的小女孩,一出生就被诊断患有绝症。而她的父母并没有抛弃她,陪着她度过她珍贵且所剩无几的时光,直到最后一刻停止呼吸。
无法试想那种看着挚爱的人生命一点点流逝却无能为力的感觉,那种前一刻还鲜活美好后一秒却只剩冰冷的痛苦。大悲无声。周,这位同样伟大的父亲把他心中的泪化作文字,成为妞妞来过这个世上的痕迹,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是爱,让他对女儿遭受的痛苦深深自责;是爱,让他宁愿放弃机会微小的手术,只愿妞让妞在仅剩的时光里不再承受折磨。妞妞在父母的陪伴下,一路笑,一路泪,一路疼,一路长大,也一路临近死亡。妞妞在天堂里,应该也会美好快乐吧?这是一位从不信神的父亲的愿望。天真得让人心疼。
一阵冷风吹散了我的思绪。回首光阴似箭,才叹去日苦多。在过去的十几个春秋里,我又错过了什么?只识得叹时光荏苒,却从不会珍惜现有的时光。今生今世,能与父母结缘,是前世如何修来的福?一度任性挥霍,想着人生漫长,回报不在一时,长大后再好好报答。不知不觉十几年已过,我给你们带来的,除了没日没夜的操劳与辛苦,还有什么?与妞妞相比,我实在太幸运了,有足够时间尽孝,实现想要完成而未完成。而却忽略了,其实最应该完成的事就在眼前。父亲的身板不复旧时硬朗,母亲容颜也绘上岁月颜色。别等到来不及时才醒悟“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
阳光柔
那山 那水 那边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