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服务管理新体系
——《宜昌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解读
一、中央层面的推进之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早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正式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它有两个显著特征:
1、主体多元的模式,而不是国家全面控制和包办代替的模式;
2、共同治理的模式,而是充分激发社会和公民个人的自主性和参与潜力。
(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2007年,党的十七大正式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将“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式提上了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
(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举措
2009年12月,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周永康同志要求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
1、社会矛盾化解
2、社会管理创新
3、公正廉洁执法
(四)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
2010年6月,中央综治委召开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都会议,专门部署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明确提出“要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全国确定35个试点城市。
(五)决战“十二五”的重要部署
1、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2010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六大任务”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二、外地的探索之路
(一)来自北京的改革经验
1、组织机构方面
(1)中共北京市委成立了“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委社会工委),市委社会工委是负责本市社会建设工作的市委派出机构;
(2)北京市人民政府设立“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简称市社会办),市社会办是负责本市社会建设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
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与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合署办公。
2、工作体系方面
(1)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2)构建社区管理体系;
(3)构建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4)构建社会工作运行体系;
(5)构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
3、社区层面“三驾马车”的组织体系
(1)社区党组织。
(2)社区居委会。
(3)社区服务站。是政府在社区层面设立的公共服务平台,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社区居委会的监督。
社区服务站原则上按每500户居民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标准执行。
社区服务站一般设站长、副站长各1名,原则上专设,也可由社区党组织或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兼任。
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其工作绩效接受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监督评议。
预防通信诈骗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