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二模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 )(2分)
(zài) 瞥见(piē) 窥伺(sì) 踉踉跄跄(qàng )
(zhàn) 抽噎(yē) 棱角(lèng ) 怏怏不乐(yàng)
(qū) 挣脱(zhēng) 踌躇(chú) 忧心忡忡(chōng)
(jí) 荫蔽(yīn) 嫉妒(jí) 浑身解数(xiè)
( )(2分)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爸爸多次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山东艺术剧院,一台惟妙惟肖的“中外名曲合唱之夜”音乐会让我们领略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7分,每小题1分)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②,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③右手秉遗穗, 。(白居易《观刈麦》)
④,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⑤,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⑦,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何其芳《秋天》)
5.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答题。(共3分)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会》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稔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节目组总导演昨接受采访时表示,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和核心价值观。其总量超过两万个,生活中被人们常用的成语大概也有一两千个左右。“成语就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它是表意工具,也能开启一扇大门。可是,成语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渐渐被忽视。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真的是对不起成语。”
①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1分)
换用号增补号
删除号调位号
②请在下面的空格内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20字以内)(2分)
20
。(5分)
时A正将息箭疮,按兵不动。忽报:“江东陆口守将吕蒙病危,孙权取回调理,近拜陆逊为将,代吕蒙守陆口。今逊差人赍书具礼,特来拜见。”A召入,指来使而言曰:“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来使伏地告曰:“陆将军呈书备礼:一来与您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A拆书视之,书词极其卑谨。A览毕,仰面大笑,令左右收了礼物,并撤荆州大半兵赴樊城听调……
A闻言,怒气冲塞,疮口迸裂,昏绝于地。众将救醒,A顾谓司马王甫曰:“悔不听足下之言,B今日果有此事!”因问:“沿江上下,何不举火?”探马答曰:“C ,将精兵伏于【舟冓】【舟鹿】之中,先擒了守台士卒,因此不得举火。”
①文中的A是: ,B句中“此事”是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C事件: (3分)
②结合选段内容,分析人物A的形象特点。(2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暮春归故山草堂(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古地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点明了“故山草堂”之所在。②黄鸟:即黄莺,叫声婉转悦耳。③辛夷花:又名木笔花、望春花、玉兰花、木兰花,比杏花开得早。
7. 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前两句所展现的暮春景象。(2分)
( )(3分)
A. 诗的前两句,“稀”“尽”“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
B. “怜”是怜惜的意思,诗人看到在山窗下伶仃而立的翠竹,油然而生一种怜惜之情。
C.“不改清阴”,概括了翠竹内美与外美和谐统一的特征。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写出了幽竹始终如一忠于朋友与主人的品性。
、四句由人及物、由物及人,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物我相亲的诗境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二)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历城区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