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卜式到底是什么人?.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卜式到底是什么人?
2100年前有一羊倌卜式,曾被汉武帝刘彻赐爵“关内侯”,任为“御史大夫”,地位至少不低于当今副总理。周恩来早年曾诗赞卜式:“男儿爱国事丛丛,岂必枪林弹雨中。卜式毁家抒世难,义声唤起待洪钟。”可见这个卜式并非一般人物。
查阅一下史书记载,卜式从政前只是一个放羊大户,因善于经营而成为洛阳首富。令人生疑的是,他的事迹似乎总与国家时局紧密相关。
汉廷北伐匈奴,致使国库紧张。卜式主动请求,捐出一半家产支援前线。慈善动机往往遭遇质疑。刘彻派人问卜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无)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从这段对话来看,卜式的动机不仅“政治正确”,而且高风亮节,可谓无私奉献之楷模。正是官方对其捐资动机之质疑,才显出卜式的人性光辉。这段对话很重要,从中可以看出卜式所秉持的信念与价值。而他之后的行为,都可从其信念或价值中得到解释。然而,在当时,武帝却听了公孙弘的建议,认为“此非人情”,不足效法,竟然拒绝了卜式的请求。
汉军取得河西战役的重大胜利,匈奴浑邪王投降,为安置俘虏与移民,耗费很大,府库空虚。当此之际,富豪之家争相藏匿钱财,又是这个卜式,主动向官府捐献20万。刘彻在河南上报的扶贫名单上,看到了卜式的名字。如同所有的政治家一样,武帝很懂得榜样的作用,他抓住卜式这一典型,封官赐爵,奖赏良田,诏告天下,以其事迹教化百姓。而卜式不仅返还了朝廷的奖赏,而且拒绝担任官职,最终还是以中郎身份,布衣草鞋,在皇家牧场(上林)放羊。刘彻对他放牧的效益很满意,他告诉皇上:“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卜式这套“牧羊治国”理论,使他正式走上仕途。他在担任缑氏、成皋令任内,政绩突出,又被任为齐相。恰在此时,南越战事又起,卜式随即上书,请求武帝批准他父子和齐国熟习舰船的人前往疆场效命。卜式此举获得武帝的高度赞赏,并下令“赐式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明知之。”一旦成为典型,往往是马太效应、锦上添花,荣誉、金钱、地位,纷至沓来。武帝此举无疑强化了卜式的晕轮效应。说来巧合,在武帝平息连患的几年中,北伐、西征、南下,几乎每次战役卜式都有上佳表现。因此,卜式不久即登上了其人生的顶点――升任御史大夫。
一个牧羊人,封侯拜相(相当副相),身居高位,原因何在哉?班固认为,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并非毫无道理。除了“德才兼备、需要机会”这层意思,任何时代,官方确立推崇的典型,其言行往往是官方价值的外化。卜式作为草根阶层而崛起,没有代表性,他从慈善家、爱国者到高官,一路走来,一帆风顺,正是基于

卜式到底是什么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hdjht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