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洞门漏水处理方案.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播台站南端端头区域风险处理方案
1、工程概况

广播台站至新龙路站盾构区间(以下简称广~新区间)大体呈“L”形,区间线路从广播台站出发,下穿白马路、杭州路后转向东南,而后下穿贾鲁支河,沿着花园路的方向向南穿越龙亭路、新龙路及柳林路后到达新龙路站。,。
区间隧道设泵房一处(与联络通道合建),联络通道二处。

各土层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各土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第(1)层: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稍密,上部城市绿化草坪,下部为砼块、碎砖头等建筑垃圾的粉土,。
第(2-1)层:粉土(Q4al),褐黄色,稍湿,稍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
第(2-3)层:细砂(Q4al),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少量云母,。
第(4-1)层:粉土(Q4al),黄褐色,湿,中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
第(4-3)层:细砂(Q4al),灰黄色~灰色,饱和,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本层分布广泛,沿线地段多有揭露,局部夹粉砂,。
第(4-4)层:中砂(Q4al),灰黄色~灰色,饱和,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本层分布广泛,沿线地段多有揭露,。
第(4-5)层:粉土(Q4al),黄褐色,湿,密实,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偶见姜石。本层分布广泛,沿线地段多有揭露,。
第(4-6)层: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
,含有钙质结核,粒径5-30mm。本层分布广泛,沿线地段多有揭露,。

地下水水位埋藏变化较小,~,,~,。由于勘察野外作业期间为弱降水期,实测的地下水稳定水位与设计和施工期间的地下水位会存在一定的差别。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潜水。第四系孔隙水与地表水具有水力联系,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第四系冲积~洪积(4-3)细砂及(4-4)中砂为主要含水层,砂层一般被人工填土层、冲积~洪积土层覆盖,地下水具微承压性。(4-3)细砂及(4-4)中砂粘粒含量较低,富水性强,透水性好,渗透系数为5~20m/d;冲洪积土层饱水性好,其透水性中等—强透水。其中(4-6)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2、广播台站南端端头区域现状
根据01工区现场巡视情况及北京安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2月25日下发的《广播台站~新龙路站区间端头井施工现状风险分析》文件,广播台站南端端头区域目前现状如下:
左线洞门底部出现渗漏水现象,渗漏水为清水且水中不含泥沙,洞门中下部存在一条长度5m左右水平裂缝。

图1 左线洞门渗水图2 左线洞门裂缝
右线洞门底部出现渗漏水现象,渗漏水为清水且水中不含泥沙;右线盾构井存在积水。

图3 右线洞门漏水图4 右线盾构井积水
3)01工区对端头区域周边环境进行现场巡视发现沿隧道方向距离端头井13m处地表硬化路面

洞门漏水处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01 MB
  • 时间201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