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必修课)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伦理学教研室
第四章康德及其义务论伦理学
一、康德的生平及其思想
二、康德的义务论伦理思想
三、康德伦理思想的现代影响
一、康德的生平与思想
1、康德的生平
先天不足的体质与“宛如健康地活着”、有规律的生活
求学与游历康德硕士(学位论文《论火》)
重要著作与思想渊源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范围内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学》
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2、康德的哲学思想
1)在《自然通史与天体论》中提出了“星云假说”,这构成了所谓“前批判时期”的思想。
2)《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之后,进入了所谓“批判时期”。对于康德来说,“批判”意味着什么?
3)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
4)康德哲学思想的重要概念:感觉材料、经验、知识、分析、综合、先天综合判断、形而上学演绎、先验演绎、先验幻象、二律背反,等等
二、康德的义务论伦理思想
前面我们提到过,康德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实用人类学》等著作中。但是,近来有研究者指出,康德哲学的核心在伦理学,因而主张把《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等都当作伦理学著作来读。不过,此处我们还是以上述为主.
1、康德伦理思想的背景
1)基督教虔信派伦理思想——认为人世的正常享受是尘世的形迹,重要的是要超越这种“形迹”,去追求精神的自由。理性、自由调查、独立思考以及寻求个人结论也是深深影响康德的虔信派的精神
2)当时流行的休谟情感主义和法国幸福主义伦理学。休谟对康德的影响包括“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和“情感主义”伦理学;法国幸福主义伦理学是康德批判的对象,但是生于日内瓦成名于法等、自由的理想却深深触动康德。
2、康德的伦理思想
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
1)善良意志的学说:理性的作用
2)善良意志的体现——义务:合乎义务的行动与出于义务的行动、出于义务与爱好的行为
当且仅当行为出于义务,行为有道德价值。
例子:商人的“童叟无欺”
一个横逆与无望使人的生命了无生趣,而人却出于义务而维持自己的生命
其他的例子
出于义务的行为与出于爱好的行为
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
义务是产生于敬重法则而来的行为的必然性.
关于这个结论的推导:
命题1:仅仅出于义务的行为就是有道德价值的
命题2: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在于它所实现的意图,而在于规定它的准则
由这两个命题,如何推出上述关于“义务”的定义?
最后“除非你同时也愿意你的准则成为普遍的道德法则,否则你不应行动”(作为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
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产生“自然辩证论”
道德形而上学的产生及其内涵
1)自然辩证论
2)道德形而上学的必要性:对是否有真正的道德的行动的怀疑;辨别行动是否出于义务的困难;榜样对于道德的作用:鼓励但无法提供法则;道德哲学若不先经道德形而上学的纯化就容易导致混乱。总之,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伦理学中的纯粹的(非经验的)部分,必须完全摆脱经验的缠绕而完全植根于“理性”之中,道德法则不能从人类理性的特殊本性中引出,而只能从一般理性存在者的普遍概念中引出。
什么是一般理性存在者
康德对自然的事物、理性存在者和神的区分:其行事所依据的基础:规律、原则(对规律的表象)和纯粹的意志
一般理性存在者介于自然的事物和神之间。其行动有主观必然与客观必然的不同,一般的理性存在者追求做到主观必然同时是客观必然。只有神才能完全是主观必然与客观必然合一。
此处有“意志”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伦理学(必修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