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讨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内科药物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胃出血,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 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治疗方法;效果
胃出血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恶心、呕吐、呕血、目眩和便血等,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近年来,临床上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胃出血的效果较好。我院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特选取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方法治疗的急性胃出血患者31例,研究后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为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36-65)岁,平均年龄为(
±)岁;实验组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14例,患者年龄为(35-65)岁,平均年龄为(±)岁。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第一次服用剂量为每天80mg,接着剂量改为每天40mg,同时将首次剂量为每天2000U的凝血酶进行静脉滴注,以后剂量为每天500U,进行为期一周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通过胃镜检查出血部位,根据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31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中16例患者进行部分胃切除术,8例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5例患者进行十二指肠球部加胃体窦部切除;2例患者进行单纯结扎。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恶心、呕吐、呕血、目眩和便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恶心、呕吐、呕血、目眩和便血等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恢复状况(疾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
统计学处理
,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n(%)]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 31 19() 10() 2()
对照组 31 11() 10() 10()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疾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
经过治疗后
分析探讨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