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配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配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腹腔镜配合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随访1年期间结石复发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失血量较少,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结论腹腔镜配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效果满意,创伤小,恢复快,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
胆囊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约有15%以上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一般建议接受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自我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以最小的手术创伤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1]。
1 资料和方法
~2013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均有剧烈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并经B超检查确诊。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能异常、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胆管下段狭窄或显示不清、胆道畸形、壶腹部肿瘤、右上腹手术史、过度肥胖、妊娠期女性等患者。
根据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0例,年龄24~65岁,平均(±)岁;体重45~83kg,平均体重(±)kg;,胆总管内径10~14mm,平均内径(±)mm;其中男18例,女12例。
实验组30例,年龄22岁~64岁,平均年龄(±)岁;体重47kg~84kg,平均体重(±)kg;,胆总管内径11~15mm,平均内径(±)mm;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胆总管内径、性别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行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常规开腹,游离并切除胆囊,并切开胆总管取石,术毕放置T管引流。术后4w行T管造影,如结果显示胆总管下端通畅,无结石残留者可拔除T管[2]。
实验组接受腹腔镜配合胆道镜治疗,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采用四孔法手术,选择剑突下右侧为穿刺孔。其余穿刺孔位置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相同。建立CO2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3mmHg左右。常规解剖胆囊三角区,显露胆囊动脉、胆囊管,夹闭胆囊动脉,解剖胆囊管至胆总管入口处[3]。于近胆囊侧夹闭胆囊管,,扩胆囊管及汇合部,向右上牵拉胆囊管。通过剑突下穿刺孔置入胆道镜,以取石网篮取
出胆总管内结石。冲洗胆总管后再次行胆道镜检查,确认无结石残留,,切除胆囊。术毕放置T管引流。术后4q行T管造影,如结果显示胆总管下端通畅,无结石残留者可拔除T管[4]。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随访1年期间结石
腹腔镜配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