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小海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陈娟
备课日期:
教学
内容
课题
8、三打白骨精
二次备课及
课堂生成与反思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孙悟空的机智,白骨精的狡诈及唐僧的糊涂。
4、学习抓住细节,联系人物的表现,再把前后情节贯穿起来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
重点
1、感悟孙悟空的机智,白骨精的狡诈及唐僧的糊涂。
2、学习抓住细节,联系人物的表现,再把前后情节贯穿起来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
难点
同上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揭题激趣
1、欣赏《猴哥》
听后,谈谈对歌中的人物的认识,并说说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故事。
2、介绍《西游记》及其作者。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里的一则故事——《三打白骨精》。(板书课题)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出质疑,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并谈谈你对文本中人物的认识。
教
学
过
程
2、检查:
(1)出示生字新词
妖怪斋饭蛤蟆拎
孙悟空紧箍咒瞒不过
A 指名认读,纠音。
B 齐读。
C 提出你不懂的词语,大家帮助。
(2)开火车读课文,及时纠错。
(3)浏览课文完成填空。
白骨精非常狡诈,先后变成、和,但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
(三)从体裁入手,了解小说特点
1. 同学们,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你知道是哪那几部吗?
2.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师:《西游记》中有大大小小的许多人物,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发展的——情节。
师:而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节,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所,这场所就叫——环境。
师:所以小说的三要素指——引导学生说。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练习第二题中的生字。
2、指名说说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3、学生描红、临写。
四、总结评价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这节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指读)《三打白骨精》。
这是《西游记》里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里面的主要人物有孙悟空白骨精唐僧,最主要的人物(孙悟空)
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了惊险有趣的故事,导引:
白骨精一变村姑,二变老妇人,三变老公公,目的是(一个字:骗)唐僧?孙悟空是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拦孙悟空。
[板书] 村姑老妇人老公公
孙悟空(打)→白骨精(骗)→唐僧(拦)→孙悟空
2、这就是故事情节。文章通过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
二、主块:
(一)一打白骨精:(出示2-4节)
我们先看悟空一打白骨精。请自由读2-4小节,认真地读,用心地读,你对(孙悟空、白骨精、唐僧)这三个人物有什么发现?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一说。
1、孙悟空一打白骨精是怎么打的?
出示第3小节。
你对悟空这个人物有什么发现?(本领高强、救师心切)
2、师:悟空认出白骨精,举棒就打;唐僧扯住悟空,他又是劈脸一棒,你看这一打,打得快不快?猛不猛?这就叫——猛打。
3、读第3节,读得不错,给我们再次展现了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画面,但听起来有些温柔,缺少气势。怎么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呢?徐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我们可以联系第2节白骨精出场的画面来体会。
出示第2节。个别读。你对白骨精这个人物有什么发现?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有些手段]。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露出了吃人的妖精本性]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狡诈]
△请学生不胜欢喜地说一说。
△为什么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而不是猪八戒和沙僧?
4、白骨精如此歹毒,如此狡诈,但都被火眼金睛的悟空识破,情况十分紧急,救师心切的悟空当然要猛打!
再来读第3节。读得快些,表现情况紧急。
学生试读,师示范。
5、妖精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为什么还要扔下一具假尸首?(迷惑唐僧),你看,人妖不分的唐僧真的给迷惑了。听老师读第4小节
(读时去掉“有些”)。引导比较“有些相信”和“相信”(有些相信即还有点怀疑。)
你看悟空是怎么做的?(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干嘛不直接告诉唐僧村姑是妖精呢?用事实说话。)
(二)读二打白骨精
你看,悟空是多么机智啊,但是
备课三打白骨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