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计划(教案)
学校:东蛇山子学校 2011年 6 月 13日星期六
课题
文件的下载
科目
信息技术基础
班级
高一
课节
第二节
课时
1
教材
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科学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
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属于第二章“信息获取”。文件下载,是学生信息获取的必备技能之一。本章的学习目标就是要了解文件的不同类型及其重要属性,能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下载文件任务的要求,学会选用适当的途径有效的下载、存储和管理文件资源,并理解合理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日常生活中,现有资源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许多同学都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巨大“资源库”作用来为学习提供帮助,到网上下载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所以对文件下载一节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如何使用下载工具进行高效地下载、文件本身的属性及下载的作用恐怕并不是每位同学都清楚,而是只会下载铃声、音乐、QQ等,因此他们的能力十分有限,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学生的“实情”,拓展学生现有的知识现状,使他们真正理解文件下载的实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下载文件任务的要求,学会选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有效的下载、存储和管理文件资源,
(2)简单了解文件的不同类型及其属性
(3)理解合理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
2、过程、方法目标:
(1)了解文件资源的获取途径:下载软件(断点续传、多线程、定时下载等),领会、掌握利用网络合法获取(下载)信息的方法。
(2)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初步归纳利用网络查找和下载文件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的基本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学习、任务的实践,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2)在网络文件的下载和使用中,尊重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网络资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下载点的查找选择和文件的保存。
教学难点:文件名的组成,保存位置的描述,文件的基本属性。
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以音乐开始本课,提出下载的需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理论力求简便,操作简单。给学生足够的实践空间。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问题解决法,围绕“双主原则”展开教学。
教学资源
软件:WIN XP 迅雷
硬件:投影仪
其他:教学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导入(2分钟)
2文件类型与属性的相关讲解
首先,播放最近流行的一首歌;
这首歌好听吗?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应该在我们电脑中好好收藏,那么应该如何去做呢?但是,在此之前,我先将文件相关的观念,对大家进行讲解。
文件(File):用文件名来标识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体,计算机中的信息通常以文件的形式在存储器中保存的。
文件是数字化资源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人们管理计算机信息的重要方式。
文件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主名和后缀名。在主名和后缀名之间用点分隔。
文件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常见的类型有
.html 网页文件
.Doc WORD文档
.Txt 文本文档
.
课时计划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