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史(四)金银谷帛
一、黄金
1、中国古代黄金的作用:
▲一直是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货币
▲偶尔用作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作为国际购买手段和国际支付手段
2、最早的金铸币: 爰金、卢金楚国
钣金北方诸载于《管子》、《史记》
4、称量货币:1斤合16两;1镒合20两。秦统一中国后法定用镒;汉改为斤;魏晋以后用两为单位。
一、黄金
西汉:
据彭信威的统计,《汉书》所记有明确数目:
赐金达 90 万斤。以每斤合250克计算,合225000千克。
酌金(助祭费)也以黄金计算,每年要诸侯列侯根据其管辖人民的数目进奉黄金,每千人奉金4两。不满千人而在500人以上的也要4两。金少或成色不好的,王削县,侯免国。
麟趾金和马蹄金
金五铢西汉所铸
黄金
王莽黄金国有化
王莽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府受直”,即实行黄金国有政策。所谓“受直”,按半价收购,甚至没收。
到实行宝货制时,又宣布黄金为法定货币,但为纸上谈兵,并没实际铸造。
黄金
宋代铸造的金钱很多。
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金兵攻入汴京时,在宫中发现金钱71贯。
南宋宁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抄苏师旦家,抄出的金钱有60辫。
金钱的形式和铜钱相同,但不是流通货币。
黄金
关于黄金的流通,史书偶有记载。
后赵建武二年(公元336年)因战争和久旱,米2斗值金1斤。
北周时,“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西域金钱是指拜占廷金币。
南朝梁初和唐代的岭南以金银为货币。
黄金
宋、元还曾以金银来维持纸币的价值。
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以南库金银 400余万两收兑会子。
元初纸币可以向官库兑换金银,而禁止金银流通,金银成了纸币兑换的准备金。
黄金
明初发行纸币后,禁止以金银为货币。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杭州都以金银定价,再次下令禁止“以金银交易”。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又因“钞法不通,下令禁金银交易,犯者准奸恶论”。以后还继续有禁止以金银交易的命令。
所谓以金银交易,主要是以银交易,金只处于陪衬的地位。但由此反映出,黄金在明初也确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中国货币史(三)金粟帛培训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