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和欧盟国际战略
一、欧洲政治体系的四种模式
古罗马大一统帝国的政治模式
基督教神权政治模式
民族联合道路
二、欧洲观念的发展
1,欧洲是一个地理名词:欧罗巴的神话,欧洲和亚细亚,日落的地方和日出的地方。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
2,欧洲是一个文化、历史共同体: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世界,现代西方文明
3,欧洲是一项政治计划:
欧洲知识分子追求欧洲和平的计划。从圣皮埃尔、卢梭、康德到圣西门。
欧洲政治家的努力,20世纪20年代法国外长白里安的欧洲计划,二战中的欧洲联合思想。1946年丘吉尔的演说“欧洲的悲剧”,欧洲大会的召开。
欧洲一体化的起因
1,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2,欧洲理想和观念,同一文化和历史。3,苏联的威胁,美国的支持。
4、欧洲的衰落。
5,自由贸易理念的兴起。
三、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与成果
50年代到60年代后期:一体化的起飞阶段。
1950年5月9日,舒曼计划,建立一个西欧煤钢共同体,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负责掌管。标志着法德和解。
5月9日,欧洲日。
1954年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失败。
1957年签署《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1969年,欧共体成立。
新功能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厄内斯特·哈斯
实践人物:法国的让·莫内,欧洲第一公民
外溢概念: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一体化将推动一体化过程向其他相关领域拓展,最终实现全面一体化,特别是政治一体化。
效忠转移:当人们觉得超国家机构能够代替民族国家满足人们需要的时候,人们就会把自己的效忠和认同转向超国家机构。
欧洲政治一体化
1954年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失败。
70年代初开始的欧洲政治合作机制:成员国在国际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说话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作为欧盟三大支柱之一:欧盟防务认同和欧洲军的发展。
欧盟宪法的政治改革:第一,设立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外交部长,组建欧盟外交部,以保持欧盟工作的连续性。第二,改革欧盟委员会,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第三,欧盟理事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的表决机制改革。以“有效多数表决机制”进行决策。第四,发展欧盟共同防务。
《里斯本条约》,2007年10月19日通过。
《里斯本条约》的规定
设立常任欧盟理事会主席职位,取消目前每半年轮换一次的欧盟主席任期2年半,可以连任。
将目前的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和欧盟委员会负责外交的委员这两个职权交叉的职务合并,统归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一职,全面负责欧盟对外政策。
将更多政策领域划归到以“有效多数表决制”决策的范围,以简化决策过程。以“双重多数表决制”取代目前的“有效多数表决制”,即有关决议必须至少获得55%的成员国和65%的欧盟人口的赞同,才算通过。
从2014年起,欧盟委员会的委员人数将从27名减至18名,委员会主席的作用将加强。欧洲议会的权力将增强。成员国议会将在欧盟决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欧盟国际战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