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劝孝经
钦奉
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
朕居尊而鉴卑,无时不以苍生为念,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日理万机,化育群生。眼见世道沉沦,人心不古,豺狼处处,恶行酷厉,甚至身为人子而不知追思己身之由来,置父母生养,劬育之恩德而罔顾。虽有南天直辖鸾堂台中武庙明正堂,奉旨开着“孝典”一书,以资劝化世人体认孝道,实践奉行。但
朕虑是书,有未尽周普化之处,持再敕玉旨一道着经,命由梓潼文昌帝君自甲子年四月五日起,期期降驾南天直辖武庙明正堂,木笔挥鸾,将舜帝在东天孝子亭为修真成道之孝子说法全文,译成经体开着,题其颜曰:“舜帝劝孝经”。命正鸾蔡生平勋承旨为主着正鸾生,为期五月完成。愿尔神人,各尽厥职经成之日,论功行赏,勿负
朕意。
钦哉勿忽,叩首谢恩。
天运甲子年三月廿八日
太上李老君降
舜帝劝孝经序
嗟乎!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已非一日,变成如此颓风,皆因孝道之不行所致也。
上天忧孝道之颓丧,为唤醒人心。重振孝道,乃敕命舜帝亲自降鸾执笔,而有“孝典”之著作也。盖五千年来,堪称大孝者,非虞舜莫属,以舜之孝,而启发世人之良知行孝,实有其用意也。
今继“孝典”之后,上天再降旨敕命文昌帝君降鸾执笔著作“舜帝劝孝经”,由此可知上天对于孝道之重视也。
兹值“劝孝经”之开着,特来降鸾,聊述数语以为序。
太上李老君序于南天直辖鸾堂台中武庙明正堂
天运甲子年梅月五日
弟子弘笔余文渊沫手焚香恭书
舜帝-地官清虚大帝略传
昔尧帝时代,有瞽瞍之子。姓姚名舜、性至孝、母早逝、其父性情顽固、继母不懂母爱、对舜百般虐待、用尽各种手段、欲置之死地;其弟名叫象、更是傲慢无礼、不敬兄长、对他轻视侮辱。但姚舜虽身处如此环境中,仍本一片赤诚,孝顺父母、友爱其弟,毫无怨言。他耕种于历山,有大象及鸟儿帮助他耕种。这时尧帝闻到有如此大孝之人、即派九男去侍候他,又将其女娥皇、女英两人嫁给他为妻。当尧帝年老时、并将帝位让给他,姚舜以一平民之身,居然一跃为皇帝,皆因其孝感天心所致。
舜帝年老时、亦将其帝位让给治水有功之大禹,此种大公无私选贤让能的精神,天人同钦,史称三让之治。尧舜时代,国家大治,人民安居乐业,夜不闭户,故有“尧天舜日”大同世界之赞。
尧帝仁慈、舜帝孝顺、禹帝忠勤,三人福被万民,功参造化,故奉为圣-三官大帝。即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尧)大帝。
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舜)大帝。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禹)大帝。
三官统御万灵,总掌功过,赐福、赦罪、解厄;普济存亡、道冠诸天、恩覃三界、得道神仙、皆由其荐举。
地官(舜)大帝,居青灵洞阳,北都宫中。辖有四十二曹,统领九千万众、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检覈男女善恶,考核众生祸福之籍。人能去恶向善,行功立德,所有鬼愆业障,即予赦除,并赐千祥之福;父母存亡,沾思离苦,九玄七祖,未离地狱者,及受苦众生,至七月十五日,皆逢赦除之。但是、五刑十恶等罪、非有大功德,难予赦罪,永受地狱之苦,故愿众生,速醒悟修,百善“孝”为先,获福无量,广积福田,径往人天,逍遥快乐,岂不妙哉。
舜帝劝孝经
文昌帝君奉旨著作
南天直辖武庙明正堂扶笔
上香赞
三炷馨香。敬祷上苍。椿萱健泰体安康。孝道永流长。大千世界。天伦愿可偿。
皈命
大孝大慈。洞灵清虚天尊。地官舜帝(三称)
净水赞
北方液体。生命泉源
舜帝劝孝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