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印贸易关系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中印贸易关系
一、引言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两国的经济合作一直备受关注。“龙象共舞”还是“龙象之争”曾一度引发学者们的热烈讨论。随着中印两国双边贸易经历了数十年的稳定发展,对“龙象”的讨论逐渐淡出学者们的视野。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印度成为唯一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覆盖的国家,但是“一带一路”倡议出台初期,印度当局却对此避而不谈、含糊不清,“龙”与“象”重新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
二、中国与印度贸易现状
(一)贸易规模迅猛增长,但不均衡程度加剧
中印双边贸易在近十年间有了飞跃式增长。trade贸易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对印度双边贸易总额为72347亿美元,1999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仅为15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729%(见图1)。虽然中印双边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但发展出现不均衡,中国对印度贸易大多数年份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且贸易顺差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见图2)。
由于贸易不均衡的不断扩大,中印贸易出现了频繁的贸易摩擦。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自1995年到2013年上半年,印度共提起690起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中国企业的多
图11992年―2015年中印双边货物贸易额数据来源:trade贸易数据整理所得。
图21995年―2015年中国对印度贸易顺差数据来源:trade贸易数据整理所得。
达157起,占228%,印度已经成为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二)贸易结构存在互补性
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以资源型产品与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见表1)。刘?t泽(2016)发现1995年―2012年间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中资源密集型产品高位上涨,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不足;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中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大幅提高,逐渐成为出口产品的主力。在双边贸易中,中印两国的货物种类在结构层次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三)地位和依赖程度不匹配
通过对1995年―2015年中印双方进出口额占比以及排名进行分析(见表2),中印在对方进出口市场中的地位也并不匹配。中国在印度的进出口市场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进口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印度第一大进口国;而在印度在中国的进出口市场中则并不十分出彩,尤其在中国的进口市场中,印度排名较为靠后。
贸易结合度AB=A国对B国的出口额A国的出口总额B国的进口总额世界进口总额
若贸易结合度小于1,代表A、B两国贸易联系较为松散,若贸易结合度大于1,代表A、B两国贸易联系较为紧密,数值越大,两国间贸易越紧密,依赖程度越高。采用上述公式对中印贸易结合度的测算如表3所示。表3 中印贸易结合度测算结果
年份中国对印度印度对中国何智娟(2014)2004年―2013年078108李董林和张应武(2016)2005年―2014年105徐啸琼和蔡冬梅(2016)1995年―2013年091114由表3可知中国对印度的贸易越来越松散,印度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较高,印度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大于中国出口对其依赖程度。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印贸易面临的挑战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大多数印度洋沿岸国家、南亚国家均做出了积极的响??,但是,印度方面起初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含糊,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论坛时还公开发表声明拒绝加入,甚至在南亚其他国家与中国合作的项目上施加压力,营造紧张氛围,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这使当前中印贸易面临两大挑战。
(一)挑战一:印度视“一带一路”倡议为政治战略,态度消极
印度一度将中国视为其崛起的挑战和国家安全的威胁,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印度对所有可能影响南亚局势的因素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唯恐削弱其在南亚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影响力。印度方面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从三个角度布置的政治战略。
第一种角度是,视“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回应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新战略部署。他们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真实目的是与美国争夺地区领导权,印度为了维持“战略自主权”,只能采取中立的态度。
第二种角度是,视“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争取在印度洋发展空间的战略部署。其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获取航运安全,中国企图通过外交、经济等手段,在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印度洋港口修建军事基地,意图增强中国在印度洋区域的政治影响力。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将会受到中衡将被打破。
第三种角度是,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印贸易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