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一液压泵拆装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元件,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装置。它将原动机(电动机或内燃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液体的压力能,为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泵大多是靠密封的工作容积变化而工作的,属容积式泵。容积式泵液压泵的种类很多,按结构形式分,主要包括各类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三大类。
一、实训目的
本实训通过对典型齿轮泵的拆装,加深对齿轮泵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认识。
二、实验要求
通过CB—B型外啮合齿轮泵结构拆卸和安装实训,了解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增强对液压元件的感性认识,掌握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齿轮泵主要零件分析;
(2)掌握齿轮泵的拆卸步骤;
(3)掌握齿轮泵的组装步骤。
三、实训用工具及材料
表1—1 CB—B型外啮合齿轮泵拆装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
数量
仪器名称
数量
仪器名称
数量
固定和活动扳手
各一把
内卡簧钳
一把
橡胶锤
一把
组合螺丝刀
一套
铜棒
一根
汽油
若干
内六角扳手
一套
专用钢套
一个
液压油
若干
四、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1、CB—B型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
CB—,结构图如图1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的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
,进入压油腔。,齿轮齿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
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吸油,使齿轮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
2、cy14—1型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结构见课本图)
当油泵的输入轴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时,缸体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的球头部分上的滑靴被回程盘压向斜盘,因此柱塞将随着斜盘的斜面在缸体中作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油泵的吸油和排油。油泵的配油是由配油盘实现的。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度就可以改变油泵的流量输出。
3、YB---6型叶片泵工作原理(结构图见课本图)
当轴带动转子转动时,装于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定子内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得由定子的内表面、配流盘、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往短轴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密闭容腔不断缩小,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转子旋转一周,叶片伸出和缩进两次。
五、实训内容及步骤
1、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拆卸齿轮泵。拆卸步骤如下:
①用内六角扳手拆掉连接前后泵盖与泵体的内六角螺栓。
②用铜棒和橡胶锤轻轻敲击驱动轴,使后(输出轴侧)泵盖与泵体从结合面处分离。
③从前(非输出轴侧)泵盖上取出从动齿轮和从动轴。
④从前泵盖上取出主动齿轮和主动轴。
⑤取下泵体定位销和前泵盖。
2、按次序选择不同的元件,组装齿轮泵。安装步骤如下:
①零件拆卸完毕后,用汽油清洗全部零件,干燥后用不起毛的布擦拭干净。
②组装前(非输出轴侧)泵盖和泵体,并安装定位销定位。
③将主、从齿轮轴上的键和齿轮依次装入主、从齿轮轴。
④将啮合良好的主、从动齿轮及轴装入前泵盖的轴承中,切不可装反。
⑤组装后(输出轴侧)泵盖、轴承、堵头、压环与油封,并安装至与泵体的结合面处。
⑥上紧固螺丝,拧紧时应边拧边转动主动轴,并对称拧紧, 让几个螺钉均匀受力,以保证端面间隙均匀一致。
3、结构特点观察
①注意观察泵盖上的泄油孔、卸荷槽,并比较泵体两端的卸荷槽。
②注意观察泵的三片式结构的装配特点。
③注意观察齿轮泵中存在的三个可能产生泄漏的部位:齿轮外圆与泵体配合处、齿轮端面和端盖问、两个齿轮的齿面啮合处。
六、拆装注意事项
1、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后在实施拆装,拆装时对应图纸拆卸;
2、仅有元件结构图或根本没有结构图的,拆装时请记录元件及解体零件的拆卸顺序和方向;
3、尽可能的将拆装下来的零件按拆装顺序摆放,以防弄乱和丢失。拆卸下来的零件,尤其泵体内的零件,要做到不落地,不划伤,不锈蚀等;
4、实际拆装中要注意液压元件的防止污染,液压元件一旦被污染,将会带来一系列故障隐患,零件污染后,应用没有清洗或绸子擦拭,切勿用棉纱擦拭;
5、拆卸弹簧部件,注意防止弹簧部件的蹦丢;拆卸油封部件,注意使其不受损伤。
6、拆装个
液压实验报告格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