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
外科手术学实验室
2003、12、18
一、解剖要点
肝外胆道是由左、右肝管,肝总管,
胆囊,胆囊管及胆总管所组成。
胆囊:呈梨形,长约10—15cm,容量为40—60cm。分底、体、颈三部,颈部有一囊状膨出,呈哈特曼(Hartmann)囊,常可因炎症而与十二直肠或胆总管发生粘连,从而给手术年显露胆囊管带来困难。
胆囊管:长约3—4cm,,近胆囊颈的一段有螺旋瓣状的粘皱襞,呈海斯特(Heister)瓣。胆结石常易嵌顿于此处而引起急性胆囊炎或胆囊积液。
肝管与肝总管: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长约3cm,。
胆总管:长约6—9cm,—。根据其走行可分为十二直肠上段、十二直肠后段、十二直肠下段(胰腺段)、十二直肠壁内段。
胆囊的血管、神经和淋巴
胆囊动脉:大多发自肝右动脉,一般在胆囊动脉三角内(Calot’s)。该三角区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脏下面三者构成,是胆囊切除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胆囊的神经:主要由腹腔神经丛的肝丛支配,还有来自右侧膈神经的纤维,故胆囊炎的患者常可出现右肩部反射性疼痛。
胆囊的淋巴:除引流至肝门淋巴结外,与肝内淋巴管有联系。与胆管的淋巴管相通,最后注入肠系膜淋巴结。
二、术前准备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黄疸病人或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术前三天开始肌注维生素K3。
对新近有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发作的病人,术前两天开始应用抗生素。
有蛔虫感染者,术前宜驱蛔虫治疗。
急性胆道感染病人,术前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并应滴注维生素K1及广谱抗生素。
三、适应症
1、急性胆囊炎,发作时间未超过48小时,且病人一般
情况尚可者。
2、慢性胆囊炎伴有结石,或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者。
3、胆囊萎缩已无功能者。
4、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或者伴有临床症状者。
5、胆囊积液或积脓者。
6、胆囊外伤破裂,病人全身情况良好者。
7、胆囊肿瘤。
8、胆囊造瘘术后需作胆囊切除手术者。
四、麻醉与体位
一般选用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痳醉或全麻。
体位为仰卧位。
五、手术步骤(顺行法)
1、切口:一般选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右
肋缘下斜切口。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
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及腹膜
壁层。
3、探查:肝脏-胆囊-胆总管-胃十二指肠
4、显露胆总管与胆囊管:
胆囊和肝十二指肠韧带若有
粘连,因先仔细分离。用组
织剪沿肝十二指肠韧带,仔
细分离出胆囊管、肝总管及
胆总管,辨清胆囊管与肝总
管汇合处。
5、切断、结扎胆囊管:
距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
,钳夹切断、
近胆总管侧断端作双重结
扎。
6、显露、结扎、切断胆
囊动脉:在胆囊三角内钝
性分离出胆囊动脉,并确
认该动脉进入胆囊壁后才
予以钳夹、切断并双重结
扎好近心端。
CJJT135—2009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