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现场急救方法与基本知识
事故急救现场方法与基本知识
当发生事故时,防护救护组负责事故期间的防护救护工作,按照事故级别及事故类型进行防护救护工作:
(1)防护救护组人员接到行动命令后,到达指定地点负责指定区域的防护救护;
(2)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寻找受伤者并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4)对抢救出的伤者尽快通过外部通讯将其转移至外部救援机构救护。
在事故过程中如果出现人员受伤,尤其是遇到危及生命的严重现象时,必须当机立断,立即作紧急处理,千万不能等待,以致错失良机。
以下为事故现场的急救方法与基本知识:
一、事故现场急救基本原则
事故现场急救,必须遵循“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疗伤”的原则,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救护者应作好个人防护
事故发生后,毒烟会经呼吸系统和皮肤侵入人体。因此,救护者必须摸清毒烟的种类、性质和毒性,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首先要作好个体防护,选择并正确佩戴好合适的防毒面具和防护服。
切断毒物来源
救护人员在进入事故现场后,应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切断毒物的来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对已经逸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为进一步开展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迅速将中毒者(伤员)移离危险区
迅速将中毒者(伤员)转移至空气清新的安全地带。在搬运过程中要沉着、冷静,不要强抢硬拉,防止造成骨折。如已有骨折或外伤,则要注意包扎和固定。
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护
把患者从现场中抢救出来后,不要慌里慌张地急于打电话叫救护车,应先松解患者的衣扣和腰带,维护呼吸道畅通,注意保暖;去除患者身上的毒物,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障碍、呼吸和心跳是否停止,然后检查有无出血、骨折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尽快开展现场急救。
尽快将患者送就近医疗部门治疗
就医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就近医疗部门,以争取抢救时间。但对于一氧化碳中毒者,应选择有高压氧舱的医院。
二、常用现场急救基本方法
一个人因中毒而倒下后能否活下去,关键在于其进入濒死后的四分钟是否得到及时的抢救。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在他濒死的四分钟内给予他及时、正确的处理,就可能起死回生。因此,掌握必要的现场急救方法,对开展现场自救互救显得十分重要。下面介绍几种现场急救常用的基本方法。
人工呼吸法
无论心跳存在与否,若长期呼吸中止,可造成机体缺氧而致死,特别脑组织缺氧时间稍长,便可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当发现患者呼吸停止时,必须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进行人工呼吸,保持继续不间断供氧。常见的人工呼吸方法有以下三种:
(1)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
使患者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除去假牙,清除病人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位于患者一侧,用一只手将患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将其口唇撑开,另一口手捏住患者的鼻吼;呼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口用力吹气,可见到患者胸部隆起,然后离开患者的口,同时松开捏鼻吼的手,对其胸部收缩自行呼出,然后作下一次吹气,直至恢复自主呼吸。
吹气力量要适中,速度要均匀有规律,次数约16~18次/min(成人)、18~24次/ min(儿童)为宜。
(2)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事故现场急救方法与基本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