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气厂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本厂各部门(车间、岗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并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够高效、有序的展开抢救工作,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遇难人员,保障本厂各部门(车间、岗位)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本着“强化管理、加强监督;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措施有力,常抓不懈”的原则,我厂在原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参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重新对本厂《预案》进行修改补充。特编制如下:
1、企业基本情况:我厂是个体经营企业,于**年*月建成,**年**月试运行,厂址位于***,东距***。占地面积**平方米,总资产***万元,现有职工**人,主要从事溶解乙炔的生产,年产量***万立方米/年,主要供气对象为***市周边各工矿企业。由于乙炔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属于重点防火单位。
乙炔车间设有发生器一台,净化塔两台,乙炔压缩机两台,高压
干燥器二台,充装排架二排(54头/排),车间设有放静电扶手,紧急喷淋装置一套,配备100立方米消防水池一个,十点可燃气体报警仪;并设有避雷针及防静电装置,能充分保证车间的安全生产.
当地气象状况:春、冬两季天气晴朗,为多风季节,夏季雨期主要是
6-8月份,降雨次数频繁,秋季少雨,天气温和。
2、危害辩识,危险目标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危害辩识
我厂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溶解乙炔。危险性类别为
,极易燃烧爆炸。乙炔具有弱麻醉的作用,高浓度吸
收,可引起窒息。
、危险目标的确定
我厂重点区域为乙炔发生间,气柜间,压力管道,压缩间,乙炔瓶库,这些都是我们严格防范的危险目标。
、危险目标的分布图表(见图表)
目标
危险品名称
分布地点
危险等级
1号目标
乙炔发生器
发生间
1
2号目标
储气柜
气柜间
1
3号目标
压力管道
净化间
1
4号目标
模式压缩机
压缩间
1
5号目标
乙炔瓶库
成品库
1
、危险性评估
(1)乙炔气在常温下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2)乙炔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在空气或氧气中可在相当宽的浓度范围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3)乙炔气的分解性本身在特定条件下能产生分解大爆炸。
(4)高压乙炔传播火焰爆炸能力强。
(5)电石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3、各类事故发生的条件,可能情况,预防措施。
、生产过程中乙炔发生器可能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1)事故产生的条件:
A、冷却水不足或没有按时更换水造成电石过热。
B、发生器罐体或管路阀门漏气。
C、装料、换料时与发生器运动部分的部件互相摩擦产生火花。
D、由于电石含磷过多或含有硅铁。
(2)预防措施
A、开车前认真检查冷却水泵是否工作正常,使循环水的水温长期控制在70℃以下。
B、对发生器的罐体、管路、阀门做出定期检验,永保无泄漏状态。
C、进厂的电石必须经过化验合格后方能接收,不合格的原料一律拒收。
D、操作工装料时,做到轻拿、轻放。
、生产过程中模式压缩机可能出现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1)事故产生的条件
A、抽送或压缩乙炔气时形成负压吸入空气,形成乙炔—空气混合气体。
B、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因压力表、安全阀、自动调节装置或报警器失灵。
C、模式压缩机上的垫圈,阀盖损坏漏气与空气形成乙炔气—空气混合气体。
D、管道内乙炔气的流速控制不当,防静电接地不良。
E、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冷却水突然中断,致使温度骤然升高。
(2)预防措施
A、操作工在开车前必须检查气柜高度,使气柜达到规定范围内方可开车。
B、各级压力表,安全阀必须到有关部门定期检验,自动报警装置每班检查一次,并有效。
C、压缩机上的垫圈,阀盖等部件,开车前应全部检查有无泄漏。
D、开车前对各跨接导线进行检查,保证连接完好。
E、运转中压缩机冷却水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供水量,使压缩机始终保持在正常温度。
、充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1)事故产生的条件
A、充装软管老化。
B、气瓶没有余压,气阀不良或气瓶装有其它气体。
C、开启瓶阀过猛、过快,操作有误或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D、气瓶超过检验期或充装超重的。
(2)可能出现的事故
A、充装软管断裂,乙炔气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