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园区清河片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项目位于九龙坡区白市驿国家级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西南部,地形高程复杂,最高处标高370m,最低处标高303m,地形高差约60m,道路坡度较大。区域内地形标高,从南向北、从环道C线附近山体往两侧,逐步下降,区域西部邻山,山体海拔标高400m。
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园区属亚热带湿润区季风气候区,海拔303-370米,-℃,,年日均温≥10℃日数为264天,全年无霜期285天。年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半年(5-10月)且光、热、水同季,雨量为800-900毫米,占全年雨量的75-82%;冬半年(11-4月)雨量在200-300毫米之间,占全年雨量的18-25%。年日照时数为1100-1300小时,按四季分布是夏多冬少,春季略多于秋季。区域所在地全年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和北风。
该区域远离市区,没有市政污水管网,居民点较疏散。区域内主要规划有清河农民新村、幼儿园、花卉苗木基地等功能区块。
花卉园区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服务范围约128ha,,。
花卉园区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园区清河片区的污水,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500m3/d。
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采用由重庆大学开发的“折流湿地+侧向潜流湿地的新型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已申请发明专利)。
本次项目参考同类型区域的污水进水水质指标,如下表所示:
设计进水水质(单位:mg/L)
水质指标
厂名
CODcr
BOD5
SS
石油类
TN
TP
花卉园区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
250
150
200
10
35
3
污水经处理系统后,其最终出水排入作为补充水源的花都湖。为了使花都湖的水质不受该污水厂出水的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最终出水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的要求。
第二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
人工湿地(actifical wetland),即以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料层,种植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湿地的一端通过布水管渠进入,以推流方式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而获得净化。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属于一种生态治理污水的方法,它根据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再生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 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是一种较好的生态废水处理方式。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湿地植物还起着维持湿地的过滤条件、防止淤塞的作用,系统可以实现连续进水。管理上应注意防治湿地植物病虫害,残体需要及时收割,并补种。
其主要污染物的去除原理为:
BOD5的去除:包括过滤、吸附和生物氧化作用。
SS的去除:通过预处理和土壤(或填料层)的过滤作用。
P的去除:通过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积累及湿地床的物理化学作用等几个方面共同完成。污水中的无机磷在植物的吸收和同化作用下,被合成为ATP、DNA和RNA等有机成分,通过对植物的收割而将磷从系统中去除。
N的去除:主要包括植物吸收、生物脱氮以及挥发。其中植物直接吸收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主要的去除途径是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来完成的。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在处理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小规模污水方面显示出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其主要特点是:
①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与采用常规工艺的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厂相比,通常可节省40%以上的投资,运行费用可节省50%以上。
②整个处理工艺流程简洁,便于操作,易于维护管理。
③可有效去除氮和磷,出水水质稳定。
④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⑤不产生剩余污泥,避免了二次污染。
⑥用地形状比较灵活,可以依山就势建设,一方面减少土石方量,另一方面使整个污水处理更加贴近自然。
⑦具有生态景观效应,城镇的污水生态净化场往往还可兼作为“自然观察公园”或当地的“生态教育基地”,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本工程项目采用竖向折流式湿地+侧向潜流湿地的复合型人工湿地技术(
白市驿水厂示范工程工程设计文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