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画一片绿叶
【摘要】美术教育在个体生命成长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要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必不可少,只有在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的过程中,他们才会热爱生命,并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审美能力。只有在美术教学中真正进行“人”的教育和“美”的教育,生命才能因美术而美丽。
【关键词】艺术修养美术教学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50-01
引言
写尽山川气势雄,丹青尽在笔握中。
黄红蓝紫春竟好,超胜人间造化功。
画笔有情,生命因美术而美丽
美术自有其不可言传的美妙,所以古今中外多少成功的不成功的“爱美之人”甘愿为它穷尽一生、寂寞一生、也绚烂一生。
生命因美术而美丽。
一、美术与生命
谈到美术与生命,《最后的藤叶》:
在漂泊画家的聚集地格林威治村,女孩苏艾和琼珊源于艺术上的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她们合租了一间画室同住。不幸的是琼珊染上了可怕的肺炎,奄奄一息的她望着窗外那株常春藤,深信最后一片藤叶飘落时自己也将离开人世。苏艾细心地照料她、鼓舞她,却无法把她从悲观绝望的旋涡中救出。瑟瑟秋风冲击着这座被肺炎病魔蚕食的村庄,藤叶一片片坠地,琼珊的生命似乎也将走到尽头。这时,因画画需要,楼下一事无成的老画家贝尔曼被苏艾请去作模特。得知琼珊的病况后,他亦惋惜不已。那夜暴雨来袭,常春藤残留下了唯一的藤叶。又一天的风吹雨打,那最后一片藤叶仍旧紧紧地长在枝条上。琼珊看到那片顽强的藤叶终于燃起了对生命的渴望,在苏艾的帮助下她康复了。而楼下的老贝尔曼却被肺炎夺去了生命,听说他在前一天夜晚搬了梯子和绿色油漆在常春藤旁边的墙上冒雨忙了一晚。原来那“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画上去的!
最后一片藤叶始终没有凋落,只因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老贝尔曼用他的色彩,把他的希望画在了藤叶上,无声无息地传给了琼珊――一种生命的暗示。而当琼珊接到这种暗示并重新点亮生存的希望时,她这片脆弱的叶片也就又流动着生命的养料,又开始复苏了。
所以: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活着的一个重要理由,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二、艺术比语言更能表达情感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而艺术是人类的情感符号,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甚至比语言更能表达人类情感,对于生命这样沉重的主题,艺术教育更能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望。如齐白石“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的画无论山水、花卉或鸟虫,都能给人明朗、清新、生机勃勃之感,让人在笔墨意蕴中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不仅仅是植物,而且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像闪烁着的熊熊火焰,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那样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是那样单纯强烈。然而,在那粗厚与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使观赏者无不感应到画家丰富的主观感情,心灵为之震颤,激发起对光和热的渴望。
三、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美术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富有个性,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人的综合素质。美术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培
为生命画一片绿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