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P
施工项目管理概论
第一章 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第一节施工项目管理的概念
曹志钢
11/10/2017
一、施工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的种类按其最终成果划分,有建设项目、科研开发项目、航天项目及维修项目等。
11/10/2017
(一)建设项目
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的、建设中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
需要遵循必要的建设程序和经过特定的建设过程。即一个建设项目从提出建设的设想、建议、方案选择、评估、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投产或投入使用,有一个有序的全过程。
11/10/2017
(二)施工项目
施工项目具有三个特征:
(1)它是建设项目或其中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
(2)它作为一个管理整体,是以建筑施工企业为管理主体的。
(3)该任务的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
11/10/2017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概念
(一)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二)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
(1) 决策职能。
(2) 计划职能。
(3) 组织职能。
(4) 协调职能。
(5) 控制职能。
一般由业主单位进行工程项目的总管理,即全过程的管理;该管理包括从编制项目建议书至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
施工项目管理与建设项目管理是不同的。首先是管理的任务不同,其次是管理内容不同,第三是管理范围不同,其不同点见表1。
(三)施工项目管理
11/10/2017
三、施工项目管理与建设程序分为六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这六个阶段的关系如图。
区别特征
施工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管理
管理任务
生产出建筑产品,取得利润
取得符合要求的,能发挥应有效益的固定资产
管理内容
涉及从投标开始到交工为止的全部
生产组织与管理及维修
涉及投资周转和建设的全过程的管理
管理范围
由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承包范围,是建
设项目、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
由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所有工程,是一个建设项目
管理的主体
施工企业
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咨询监理单位
11/10/2017
长期计划
五年计划
预备项目计划
投资计划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
估算
设计工作茧自缚
设计总概算
建设准备
施工图预算
建设实施
生产准备
竣工验收
交付使用
竣工决算
11/10/2017
第一节 项目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项目管理的产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管理方法大量出现,逐渐形成了管理科学体系。
11/10/2017
二、项目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一) 背景
我国传统的建筑管理体制有三大特征:
第一、在产品经济的思想和建筑业没有独立产品的思想指导下,否认建筑产品是商品。
第二、建筑业的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独立的主体地位。
第三、建筑施工企业缺乏自主活动的客观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分派,不按商业原则进行交易活动,企业既无自主经营的动力,也无自负盈亏的压力。
以上三项特征派生出下列问题:
第一、建筑施工企业无法配置生产要素,;因为施工所需要的资金、物资是随投资分配给建设单位的。
第二、不能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选择施工项目,靠指令性计划。是非竞争性的、封闭性的,因此必然造成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和巨大浪费。
第三、建筑企业没有独立的经济主体地位,国家只偏重考核建筑施工企业完成的产值。
第四、无法根据施工项目对不同数量、质量、品种的资源需要进行配置,造成了生产要素的浪费或短缺,人事上矛盾重重,工作效率低下。
第五、平均主义分配,致使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工人吃企业的大锅饭。
第六、管理体制无法、而缺乏对项目全过程、全系统和全部目标进行高效管理、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管理保证体系。
第七、项目前期决策主观盲目倾向,盲目投资、乱上项目、决策失控。设计与施工脱节,行政命令代替科学管理,致使项目拖期、质量低劣、造价超支等。
因此,摆在建筑业面前的任务,一是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按科学的理论组织项目建设,且应在将两者结合起来,互为条件,走出误区。
11/10/2017
(一)引进和试验
1984年以前,工程项目管理理论首先从前西德和日本分别引进到我国,特别是美国和世界银行的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随着文化交流和项目建设,陆续传入我国。有关高等建筑院校也陆续开展了工程项目管理研究和教学活动。
11/10/2017
施工项目管理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