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源网2010高考二轮复习生物学案(6)
种群
物种
概念
指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生物进化、生活和繁殖的单位。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地域
同一地点
一定自然区域,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
标准
种群是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它通过个体间的交配而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
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联系
物种是分类学的单位,反映了生物的本质属性;种群是生态学的单位,是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也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是物种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例如同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一个个彼此被陆地隔离的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长期下去可能发展为不同的亚种,进而可能形成多个新物种。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实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患者为隐性纯合体
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正常人为隐性纯合体
软骨发育不全症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色盲、血友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交叉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抗VD佝偻病
伴Y染色体遗传病
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
人类中的毛耳
名称
原理
方法
特点(优、缺点)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自交
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育种年限较长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物理、化学因素诱变
提高变异频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花药离体培养成单倍体,再诱导染色体加倍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缩短育种年限;技术复杂,且须与杂交育种配合
多倍体育种
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之发育成多倍体植株
获得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是遗传单位
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引入生物体内,培育新品种
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变生物性状;可能引起生态危机
细胞融合技术
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不同或相同种生物原生质体融合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技术难度高
细胞核移植技术
将具备所需性性状的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中
可改良动物品种或保护濒危物种;技术要求高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适用范围
任何生物均可发生
真核、有性生殖、核遗传
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
本质
基因结构改变,光镜下看不到,产生新基因,出现新性状
基因重新组合,产生新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
染色体内部结构改变或个别染色体增减或染色体组成倍增减,光镜下能看到
发生时期及原因
间期,碱基互补配对出现差错
减Ⅰ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和减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
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发生可能
可能性很小
非常普遍
可能性较小
发生条件
外界条件剧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不同个体间的杂交,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外界条件剧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后代变异类型出现频率
类型少,出现频率少,后代只个别性状发生变异
类型多,且出现频率大
类型少,出现频率少
种类
自然突变;人工诱变
基因自由组合;基因交换
染色体数目、结构变异
意义
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生物多样性原因之一,对进化有重要意义
对生物进化有一定意义,单倍体或多倍体育种
单位
⑷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原材料
⑸变异的不定向性,确定了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进化方向
⑶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即导致生物朝一个方向缓慢进化。
物种形成
⑶物种形式:同一个物种间产生变异和基因重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再经过隔离作用产生新的物种。
、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要培育出AaBb的植物,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材料,通过基因突变获得;要获得AaBBC的生物,由于本物种没有C基因,所以必须通过转基因技术;要获得AAaaBBBB的生物,可通过细胞融合;要获得aB的生物,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
【答案】A
【考点分析】考查各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例题8】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右下图所示,通过标
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变异、育种、优生和进化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