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扇子崖》教学设计
柳叶
教学目标:
掌握“托物言志”中写“物”的一般规律
理解作者“特别的精神理想”的内涵
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只有扇子崖》是一个不完整的标题,请同学补充完整。
学情估计:没有预习过,不能补充或者补充内容抽象,如“我最爱的,只有扇子崖”等。
预习过,用原文回答:捡拾泰山的七日印象,仍然只有扇子崖。
特立独行,只有扇子崖。
2、为什么这么补充(怎样补充)从原文找依据。
(即回答扇子崖的特点)
形成原因——于绝处活,死而后生(峭然突兀,拔地剐却、耸)
特立独行——空间:绝立、远离、疏弃、
——神态:啸傲、削立、刚(兀傲)
——形象:尖利、粗硬、冷硬
神态:腼腆
柔(深沉、仁爱、细微的感情)
形象:纤细、清秀
和景物融为一体不孤
对比:泰山失了本性
没奈何、失了本性(直接)
忤慢、不为我开、不为我渡、不向我显圣、不为我超度、不怀好意、落寞……
(间接,更加强调了泰山的失了本性)
注意:在细致地描写过程中渗透了作者浓厚的感情,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3、由扇子崖的特点来看作者所言的“志”:
即使不被理解,即使无法有所作为,但也要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的风采、本性和人格。
(以上部分时间控制在三十分钟)
4、归纳托物言志中如何写“物”:
细致描写物的特点:反复,多角度
一个物引出多角度的“志”,一物一志
在描写过程中始终“情景交融”;
对比(参照物)。
5、拓展:联系所学过的课文,验证以上结论。
参考:茅盾《白杨礼赞》
冰心《谈生命》
许地山《落花生》
陆游《卜算子×咏梅》
6、作业:选一个物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个片段
补充材料:
《落花生》许地山——对比
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推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之心。他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他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他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他才能知道。”
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谈生命》冰心——铺陈,反复咏叹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流,向下奔注,一路上他享受着他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峭岩前阻
只有扇子崖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