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的,经济体制任何比较大的变革,都会带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或先或后地发生相应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发展,要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体制和政策作相应的调整;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它的培育、发展和完善服务,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遇到的中心课题之一。
教育改革的任务虽然紧迫,但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这只能是—个相当长的渐进过程,而且将是由千百万教育工作者通过创造性劳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地探索、试验、总结、提高、调整、理顺,不断地发现、创新和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让各种不同的观点充分地展开讨论,当是十分有益的。
一、劳动力商品化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对教育的影响至深且广的方面之一,当是劳动力的商品化。
我们所己初步建立,并正在加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基本组成之一就是生产要素市场。所谓生产要素,最基本的是资金、物资和劳动力,而劳动力则是诸生产要素中能动的、最具创造性和可变性的、活的要素。无论是从事以体力为主的劳动力,还是以脑力为主的劳动力,由于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和才能,以及兴趣爱好、性格、意志、情绪和品德等方面不同,其劳动能力、劳动效率会有很大差别。不仅如此,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组合的方式不同,劳动者组合的方式和管理方法的不同等,都会极大地影响劳动效率。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就是为了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间和劳动者之间能得到比较好的组合,以避免生产资源的严重浪费。
如果我们把教育内部的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系暂时抽象掉,着重分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可以把各级各类学校等所组成的国民教育体系视为—个整体,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基本职能之—就是使受教育者经过它的教育、培养和训练,成长为“令人满意的和有能力的社会成员”。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用。因此,需要根据社会对于其未来成员的不断变化的要求,对“教”和“学”作相应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教育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如何适应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为商品这—变化。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只初步建立,还不很完善。产品市场等比较成熟,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似乎严重滞后,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没有劳动力的商品化也就不可能有劳动力市场。本应是一个全国统—的劳动力市场,现在却是个互相分割的所谓“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等。“劳务”和“人才”怎么能成为商品?!怎么能够按照价值规律进行交换?!原因只有—个,因为管理此事的政府机构是平行的两个部门——人事和劳动。但不管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受教育者离开学校将走向劳动力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教育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变与此不相适应的—系列观念、体制与政策,以及教学、教育内容和方法。
人们讨论劳动力商品化问题时,常常把毕业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去就业,就误认为这是学校(作为卖方)把毕业生(作为商品)出卖给用人单位(作为买方)了,而且把它算为教育市场之一。其实,劳动者和劳动力不能混为—谈,虽然在自然形态上两者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是同一的,但是在科学上两者可能、
硬笔书法练习用纸(带横格竖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