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2004年
5月5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66页
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没有坚实的体制基础。这些问题是经济运行中重复出现盲目投资和较大波动的根本性原因,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当然,也要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西药坚持不懈的努力。
胡锦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4年12月3日),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456页
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规
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
选编》(中)第1065页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发促改革、促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规
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
选编》(中)第1074页
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有投资膨胀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发的经济波动一再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体制机制不完善带来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标本兼治,加大改革力度,不失时机地推进有利于稳定增长、改善结构的改革措施,努力突破体制障碍,逐步形成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保障。
胡锦涛《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2005年11月29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69页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深化改革必然会触及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也会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1月29日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定推进各项比较成熟的改革举措,妥善处理改革引起的利益关系调整,合理补偿相关方面的利益损失,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