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设计
巴蜀小学周龙芬
【内容简析】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高尔基从三岁到十岁的这段生活。父亲去世后,阿廖沙跟随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是一个典型的市侩家庭,亲人们之间没有一点温情,为了利益争吵不休,直至大打出手,最后他们分了家,母亲也离家出走。在这个家里只有外祖母疼爱他。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结识了一些新朋友,但他们也都相继离去了。后来,母亲回到家中,准备结婚。姥爷卖掉了房子做她的嫁妆,从此阿廖沙开始了颠沛的生活。继父输光了财产,整天不务正业,甚至毒打母亲,还到学校造谣说阿廖沙是小偷。在贫病交加中,母亲去世了。从此,阿廖沙告别了童年。
【教学目标】
1. 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初步了解名著阅读方法。
《童年》内容,感受书中人物形象。
,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1、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写作背景
2、读完《童年》一书,学生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能有目的批注勾画,对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有自己的分析,为集体交流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畅谈童年,激情导入
师:有人说童年是蓝色的因为它值得回忆;有人说童年是红色的因为它美丽;也有人说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你呢?你觉得童年是什么样的呢?——播放歌曲《童年》,背景为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照片。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童年是怎样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童年都有不同的感受。前段时间,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童年》。它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作者着力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
生齐答: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
二、品读《童年》,分析人物
师: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这三位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师:谁来说说,这三位人物中你对谁的印象比较深?
预设:(如果学生说得不全,教师引导学生说)
生1:我对阿廖沙的外祖父印象比较深刻。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残暴的人。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1:我是从他经常打人看出来的。比如说这本书的第84页,外祖父连自己的老婆也打。
(师让学生展示自己找出的片断)
师:这个片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生1:主要是运用了动作描写。
师:是的,作者在这里就是运用了动作描写来突出外祖父的残暴。对于外祖父,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2:我觉得阿廖沙的外祖父是个很冷酷的人。小茨冈死后,外祖父不但没有可怜小茨冈,反而只记着自己的生意,我觉得外祖父太无情了,而小茨冈死得太可怜了。
师:这位同学找的片断很具有典型性。这里作者主要是采用了语言描写,同时作者通过对小茨冈的死,来侧面烘托出外祖父的凶狠与贪婪,这种叫“侧面描写”。同学们可以继续抓住这样的描写方法来分析这三位主要人物。
生3:书本第62页,作者就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写外祖母如何救火的,从这个片断当中可以感受到外祖母很能干。
师:对于外祖母,你们还有什么评价吗?
生4:我觉得外祖母很善良,她好像对每个人都能尽量忍耐,而且对阿廖沙一直不错。
……
师:今天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
《童年》阅读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