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分类鉴赏
古典诗歌分类
3. 山水田园诗
内容: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或者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者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者重在写离愁别恨,或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或者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
艺术: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2)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
(3)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
(4)品味语言。
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丝”谐“思”等。
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5)了解诗中常用的意象:
班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长(短)亭、南浦、柳岸、西楼,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烟波、浮云、秋蓬,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
落花,伤春之意;落叶,秋愁之感;
杨柳、劳歌、阳关、渭城,送别之曲;
夕阳、落日,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6)了解鉴赏中常用语: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烘托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内容: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
艺术:多用典故,手法委婉;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咏史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了解作者的简历、史实、创作诗篇时的有关背景,要读好注解,这是读懂咏史诗的一把钥匙。
(2) 在鉴赏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领悟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和感情。
咏史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3) 了解咏史诗常见的情感抒发模式:
借古喻今,揭示今不如昔;
崇敬古人,要效法古人;
怀古伤今,揭露社会现实;
反思历史,警示后人。
咏史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4)熟悉鉴赏中常用语:
思想内容方面,如哀叹国运、忧国忧民、昔盛今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缅怀先贤……
表现手法方面,如借古讽今、用典(正用和反用、明用和暗用)、衬托(正衬、反衬)、对比、寓情于景、欲扬先抑……
语言特点方面,如含蓄隽永、生动形象、雄浑深沉……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
(1)燕子 兴亡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2) 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
诗词分类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