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环境生物技术导论.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环境生物技术绪论
本课程教师:杨劭
程凯
(华师生科院微生物教研室)
本课程参考教材
周少奇:环境生物技术(科学出版社)
张景来等: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王建龙等:现代环境生物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陈坚:环境生物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陈坚: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与发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章内容
环境问题
环境生物技术的概念、目的
生物技术简介
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
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
一、环境问题
环境:
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民区等。即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环境保护法》
人类的生存环境包含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人类生存环境的发展历程
原始无生命的地球环境
原始生命出现形成“生物圈”
人类出现,产生“技术圈”。
使自然环境具有社会因素
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面临不同的环境问题
历史阶段
环境问题
原始社会
乱采乱捕、滥用资源
农业畜牧业
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引起水土流失、水灾旱灾、沙漠化等
工业革命
(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
工业“三废”、汽车排气、洗涤剂、农药等(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
现代
(1980-)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水污染)
大面积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荒漠化、森林减少)
突发性的严重污染频发
(第二次环境问题高潮)
八大公害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
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
日本水俣病事件(1954年)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1977年)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0 -70)
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上升。 CO2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并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但却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这就像给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气温增高,产生“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还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世界上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Km以内,世界上35座最大的城市中,有20座地处沿海。海平面升高无疑将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
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干旱区会变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农业减产。
温室效应的危害

1环境生物技术导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03 MB
  • 时间2018-08-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