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田园松阳
松阳旅游出版社
松阳名片
风景之美
传统之美
饮食之美
2010年第一期
卷首语
同学们,你们去过松阳吗?那里的景色可美了!还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你意想不到的和从没见过的。
怎么样,心动了吗?那就让我带你们一起去领略松阳的风采吧!
责任编辑:徐伟峰
主编:徐伟峰
副主编:徐伟峰
出版日期:
刊号:XWF876615710
邮箱:323400
定价:10元
主编:松阳县民族中学初三(15)班徐伟峰
风景韵味
民俗特产
饮食大观
松阳名片
1. 松阳高腔09
2. 松阳银猴茶10
11
06
07
4. 双童积雪08
1八宝灯盏盘12
2黄米粿. 12
目录
3松阳薄饼12
松阳名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省西南部,有一块被世人称为“金瓯玉盘”的神奇而美丽的沃土------,与金丽温铁路及高速公路接壤,北靠金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塞无他虞,唯此桃花源”。这片古瓯越人繁衍生息的乐土,安息佛之舍利的净土,东汉建安年间置县的浙西南最早建制县的版图上,举目皆称奇,无处不成景。历一千八百年风雨,始终以其悠久历史,地灵人杰,秀山丽水和丰饶物产饮誉一方;经改革开放大潮洗礼,更焕发出新的眩目光彩。
松阳建县天东汉建安初年,为处州建制之始,现今丽水地区的各个县市以及金华丽、温州的部分县市均由松阳辗转分置,历史上曾是浙江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县内至今仍相当完整地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松阳古城内的明清商业街上商肆连绵、坊塔散缀、贸易发达、古风依旧,俨然当代的『清明上河图』。位于古城西部的延庆寺塔,建于北宋咸平年间,塔藏舍利,秀美精绝,被称为『江南稀宝』。登塔远眺,山光水色、田园农舍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石仓历史文化保护区内,连绵耸立着30多座规模宏大的清代古民居,民居主人均为福建移民,迁浙入松三百余年,至今仍操闽语循闽俗,是访古研幽的理想境地。
延庆寺塔
石仓古民居
风景韵味
延庆寺塔位于松阳县城西3公里塔寺下村。宋咸平二年(999)动工兴建,五年(1002)年建成。楼阁式砖木结构,六面七级,中空,可登塔顶;斗拱瓦镏作双卷头,山檐舒展平缓,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曲线流畅;塔壁朱画飞天,依稀可认。额榜“延庆寺塔”为沙孟海先生手书。为省级文保单位。
延庆寺塔初名“云龙”,因塔址在云龙山下延庆寺前,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改称延庆塔。步入塔院,一条鹅卵石大道延伸至塔底,两边树木葱郁,鲜花怒放。前面就是那座阁楼式砖木结构的斜塔,,六面七级,中空,每层设有平座回廊;斗拱瓦镏作双卷头,出檐舒展平缓,颇具唐风,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曲线流畅。延庆寺塔经历了一千余年的风雨洗礼,眼下,塔身出现倾斜,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缮古塔时,延庆寺塔塔身已倾斜2°12″,偏心距一米多,人们将其称为东方比萨斜塔。这样一来,古塔反而增添了另一种魅力,令人觉得不登此塔就枉为此行了。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住在石笋附近的一位后生,带兵反对朝廷的残暴统治,被朝廷镇压了。后来后生被吕洞宾点化成仙。皇帝惧怕会有更多的人起来造反,便下旨在此附近建塔镇之。那塔就是延庆寺塔,那后生被人们尊称为“皇王”,就是寺中皇帝模样的仙人。“延庆寺塔镇皇王”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虽不可信,却耐人寻味——民众的“造反”是用塔就能镇住的吗?塔院白墙红檐,古色古香。步入塔院山门,门厅立着一块花岗岩石碑。它象一部厚重的大书,记载着延庆寺塔的历史。
延庆寺塔
石笋仙踪在松阳县城西,陡壁无倚,穷极峻峭,双峰对峙,尖削如笋。两石笋相距300余米,中有吕祖师庙,清道光年间重修后易名秀峰观。 石笋仙踪四周林木葱郁,白墙青瓦掩映其中,更显幽静脱俗,石笋山前临松阴溪,山光波影,一碧万顷,三两农舍隐现于溪边丛丛凤尾竹之中,耕牧之趣、垂钓之乐,令人陶醉,旧称小桃源。
风景韵味
石笋仙踪
风景韵味
石仓清代民居群距松阳县城25公里的石仓源,分为上下排茶村、后宅、蔡宅、下宅街、山边村。次第布列鳞鳞大厦18幢,每幢大宅都有堂号,如余庆堂、福善堂、敦睦堂、善继堂、怀德堂等。建于乾隆年间的“余庆堂”占地3260多平方米,内有9个厅堂,18个天井,立柱552根,有大小房间129间,正房、厨房、偏房自成格局又浑然一体,最多时内住同姓住户60多户200余口。另一建于道光年间的“光裕堂”大院格局方正,四壁墙脚一色条石砌成,前后三进,第三进厅堂左右各有房间4间,天井两边各有厢房3间,为九间六客轩;仅天井四周走廊即可置放24张八仙桌宴请宾客。
松
精品千年古县 田园松阳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