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2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2
(二)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6
(三)“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8
三、主要任务………………………………………………..11
四、重点工程………………………………………………..14
(一)、公共气象服务工程………………………………14
(二)、生态气象服务工程……………………………..16
(三)、人工影响天气示范工程…………………………16
(四)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程………………………….17
五、保障、措施………………………………………………17
(一)加强组织领导………………………………………..18
(二)加大投入力度…………………………………………18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9
(四)强化部门合作………………………………………..19
(五)健全气象法律法规…………………………………..19
XX 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十二五”期间,在 XX 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市气象事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1、气象服务效益显著围绕防灾减灾需要和政府、公众和行业需求开展决策、公众、专业气象服务工作,逐步使气象服务信息渗透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服务手段不断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全市决策服务网用户 XXXX 余人;手机短信用户XX 万, 亿条;12121 电话年拨打量超过XXX 万人次;每天有X 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分别在市、县电视台播出,节目时长超过20 分钟,观众超过XX 万,收视率高居榜首。依托快速便捷、渠道丰富的气象信息传播网络,气象部门防范和应对灾害天气的能力明显增强。
2,在2011 年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2013 年百年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等重大灾害天气服务过程中,XX 市局因表现出色,获省委省政府表彰2 次、市委市政府表彰2 次、中国气象局表彰 1 次。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以实施 XX 市
“十二五”城乡气象防 3 灾减灾工程为契机,加强气象现代业务体系建设。完成以 X 个遥测自动站、XXX 个中尺度区域自动站、X 个闪电定位监测站、X 个土壤湿度自动站、X 个 GPS/MET 水汽通量站为主体的综合探测系统建设任务。完成以决策服务网、公众气象网、电视天气预报、手机气象服务短信、户外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在建)为主体的公共气象服务网络建设任务。在气象现代业务体系发展的推动下,天气监测、预警发布、应急响应、气象服务等能力不断加强。
3、业务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落实科研经费。在有效的激励下,全市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加强。2010 年以来,全市完成县级以上科研课题 XX 项,涉及范围包括精细预报技术、灾害天气系统模式研究、地质灾害预报、交通气象预报、农业气候应用等。在成果转化应用的过程中, 建立起地质灾害等级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报系统、预报员工作平台、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影视制作系统、自动站实时监测系统等,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明显效果,大大提高了业务技术水平、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预报水平。2012 年《XX 江上游地区 XX 段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应急系统研究与应用》成为市局首个获省科技厅立项课题;2015 年《XX 区 XX 栽培气候适应性分析》获得省农推三等奖。
4、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坚持人才强局战略,不断提高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人才结构。近年,出台一系列管理、培养、激励办法,通过举办各类业务技能竞赛和业务培训;组建业务骨干队伍; 培养行政管理人才;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等措施,使气象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目前,全市共有研究生X 人, 本科生XX 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85%,X 人入选XX 省“业务骨干”,X 人入选“青年新秀”,X 人受聘XX 市局首席预报员。各类优秀人才活跃在基础业务、技术创新、科技服务、行政管理等核心领域,积极推动 XX 气象事业向前发展。
5、事业发展的法制环境不断改善依法兴气象,这是 XX 气象部门大力发展气象事业的又一抓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气象法》,积极争取XX 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实
2016—2020年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