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武汉城市圈产业同构问题分析.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武汉城市圈产业同构问题分析.doc武汉城市圈产业同构问题分析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经济快速发展,但也面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但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看,情况并不严重,对某些产业集群的形成还可能有正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武汉城市圈应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大力发展行业关联度大、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加快行业配套,延伸行业链,形成行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避免和减少水平竞争,进而优化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并拓展各产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
关键词:城市圈;同构;集群;结构相似系数
: 文献标志码:A:1673-291X(2011)02-0139-03

一、产业结构趋同的概念及效应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划分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常见的主要有两大部类结构、三次产业分类结构以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等几种分类法。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一般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间产业结构所呈现出的某种共同倾向。作为一种动态变化,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区际结构差异趋于缩小,产业的地域特点不甚明显,各地区产业门类日益齐全,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行业和产品生产的空间分布均衡化,集中度下降。由于第一产业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第三产业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在各地区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因此,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主要是指各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中存在的趋同现象,即二次产业内部各部门构成形式、比例的相似性,而并非指第一、第二、第三这三次产业结构趋同,也不是指地区两大部类结构的趋同或农业轻重结构的趋同。
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上,某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产业同构是一种必然现象,是地区自身条件所决定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可以促进市场竞争,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甚至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从长远来看,它却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使得区域之间相互争夺资源,无法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区域内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中去,导致作为区域整体的某些行业无法获得绝对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各地“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经济构架将会造成“重复建设”,不利于整个区域形成大范围内的产业合理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然而,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一个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制造业。因此,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就必须在某个地区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只要大部分企业和整个行业的效益是好的,存在一定程度甚至较大程度的产业同构是允许的,它是一个地区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所决定的,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二、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状况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km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八个中小城市,面积达6万km2,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的打造,将形成以大武汉为核心,与周边八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
从湖北省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采用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推荐的结构相似系数作为判断地区间产业同构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Sij=XikXjk
其中,Sij是

武汉城市圈产业同构问题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