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滨水地区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
一、规划范围
依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十大工程”、《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总体规划》,通过对哈尔滨市内部水系的综合考虑,确定本次规划范围是“一江三沟”,即松花江、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的沿岸地区。
松花江沿岸:西起王万铁路联络线,东至规划城市四环路,,沿松花江两侧根据服务半径向外拓展500—3600米不等,, 其中:;。
马家沟沿岸:南起四环路,北至松花江入河口,参考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从沟两侧岸线向外延伸一到两个街坊确定规划范围,。
何家沟沿岸:何家沟位于哈尔滨城市西部,松花江南侧。河道由东河沟、西河沟、干沟三段组成,横穿平房、动力、南岗、道里四个行政区,,。
信义沟沿岸:信义沟发源三门于家屯,末端阿什河,,以信义沟绿线为界,两侧根据需要向外拓展一个至两个街坊不等,。
二、任务解析
(一)规划内容
1、定性、定量
在充分调研现状后,按照规划功能布局和人口容量的分配,从整体的角度完善规划用地范围的公共设施配套,确定区级中心、商业活动中心等的规模、用地范围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配建控制要求。
公共设施的功能是应公众在滨水服务空间的产业和人群进行活动的各种不同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公共设施的规划必须充分体现其功能特点,功能、规模满足滨水地区服务人群的需要。
2、定位、定界
按《哈尔滨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配建相应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对于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如商业、文化、体育设施等,进行定量、定位、定界的控制。
3、设计、策划
滨水地区的公共设施不同于其他地区,需要考虑到滨水地区的景观;重点地区、城市或分区中心的公共设施代表滨水和城市的形象,可以借助文化、现代符号来强化了滨水设施的文化感、时代感。
(二)规划重点
1、滨水地区公共设施布局空间配置与优化
全面分析哈尔滨市滨水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存在问题,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出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的优化策略建议,进而引导哈尔滨市滨水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形成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2、大型公共设施发展与控制引导
针对国家、哈尔滨对大型公共设施的政策,做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分为提升类、新建类或控制类,例如鼓励滨水地区建设文化、体育场馆;控制中心区大型行政办公设施的建设,为优化疏解中心城,尤其是核心区的功能与人口,严格控制中心城中心地区的城市建设总量,旧城内将不再安排大型行政办公设施。
3、体现滨水区服务的目的性
滨水区的公共设施除了与城市其他地区的公共设施具有相同的服务功能外,还具有与滨水区同步为城市居民的服务功能,所以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宜人的空间场所。
4、展现滨水公共设施设计的形式法则
城市滨水区公共设施设计主要是一种人工建造的空间或实体形态。
哈尔滨市滨水地区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