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干预.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神障碍的家庭干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翁永振
影响精神健康的主要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复发性抑郁障碍
其他
主要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性抑郁病因未明
反复发作
致残率高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需要非药物治疗:防止复发、恢复功能、降低社会负担
精神障碍为什么需要家庭干预
精神药物没有改变疾病的预后
残留症状,社交技能难以恢复
按医嘱服药部分复发
病人对家庭的影响
家庭对病人的影响
治疗的目的在于融入社会
精神病人康复后融入社会:任何人融入社会过程相似
理解精神病人的特殊体验
融入社会的障碍:
病人本身:病耻感、功能缺陷、残留症状
社会环境:歧视、社会支持、政策、文化、经

融入社会的措施
提高病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康复
降低病人返回社会的门槛:社会干预
认识社会
社会学
临床社会学
对社会学的理解
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
任何社会现象(phenomenon)都是反映了个人的体验(experience)
个体是社会决定论的客体(object)
个体又是社会做出反应的主体(subject)
个体对社会存在的反应:行为、态度、感受、表达
对社会的存在:理性、情绪化地思考
思考与行动表达
个体的处境和身份:不同理解,不同体验
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个人的体验的反应
临床社会学
‘临床’指的是任何个案
个案:个人,人群、组织、事件和社会现状
临床社会学:改变、阻止或改善任何已知的和临床相关的社会现状
临床社会学家亲临‘病床’,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社会问题,
了解个人、人群对疾病所产生的问题的体验,体验汇总为社会观念和情绪
医疗体制改革与临床社会学
社会转型的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大变动
变动过程:新的社会矛盾(有人丧失既得的利益而不安)
医疗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影响精神障碍者和他们家庭成员的体验、情绪、思考和采取一定的行动
影响精神卫生事业的管理者、从业人员体验
影响管理和行医行为:过度医疗、按经济效益分配、补偿暂时缺位、导致的社会问题,也就是临床社会学的问题

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干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598 KB
  • 时间2018-08-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