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市主要领导参与的会议报道
导语:提炼会议主要内容
内容:尽量避免领导在会上“说”、“要求”、“指出”、“强调”,不让会议程序“唱主角”。要从领导讲话中筛选、过滤有新闻看点的内容,并经过自己的消化后,用记者客观的态度加以报道。在写法上改变过去会议报道强调“会议时间、会议规模、出席对象、领导讲话”的惯有模式,而是遵循新闻规律,突出会议的新闻点,切忌做“会议记录员”
具体做法:
选题:切入群众关注的焦点
报道中要注意把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党和政府的工作挂起钩来,把握ihao党和政府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与群众迫切需要的解决问题的共同点。像城中村改造、滇池保护、道路改造、医疗、教育、再就业、物价等问题,既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又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开展这方面的会议报道,要从群众关心的角度,进行报道,加深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理解,引起双方的共鸣,这也是符合新闻贴近性原理。从哪个角度切入才可将会议写活?记者首先要多角度全方位观察会议,吃透会议精神,然后再用自己的理性思维选择一个最能反映会议主要精神的角度,围绕主题展开叙述。目前那些一看就让人生厌的会议报道,大多数是从正面切入,居高临下的,
“他要求、他强调、他指出”的老套路,不是说这种角度不能用,而是不要滥用。
2采访:记者向观众换位
采访决定写作,要提高会议新闻的可看性,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可以以观众的身份出席会议,这样才能把握受众与自身的共同心理、共同需求,也只有这样,记者才能“心入”。其实,县市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一般都会针对一定的问题、提出针对的方法、措施,记者应该敏锐捕捉到这些点,用“记者的笔调”加以报道,而不是做会议的“记录员”。
3导语:追求新颖,力戒呆板
在会议新闻导语中,要抓住核心事实来写,并充分考虑到能吸收观众。一是在导语中要突出鲜明的个性,在导语中突出个性,就是要考虑身份、职业方面的特色来写;二是在导语中要增加一定的信息量,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向受众传递更多的信息,这也是受众的需要所决定的;三是在导语中要突出新闻事实的主旨;四是在导语中也允许环境气氛的描写。
4、篇幅:以“短”为目标,同时讲究新活,力避单一
电视的播出方式决定的传播方式是“一闪而过”,应尽量用精辟、通俗、短小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最重要的信息传播给观众。这也是需要记者在会议报道中“有所舍取
”,而不是把会议报道做成“会议纪要”。做“会议纪要”不是记者的本职,记者需要的是发现会议新闻中一些百姓关心、关注的新闻点。
5、眼光:透表析里,捕捉新意
一般来说,观众不太喜欢看会议报道,除了会议报道较多以外,“千会一面”的报道形式也是一个原因。然而,这只是事物的一面,还是另一方面,即开会时记者采访的捷径。对此,记者不仅要注意会议内容,也要注意与会议有关的会议以外的新闻;报道手法要敢于创新,除了消息,还可以采用特写、侧记、采访札记等题材写作;要精心取一个好的标题,力求次内阁标题到内容不直接写什么时候开会、会议有什么要求,而直接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有关背景材料作为新闻来写。不让会议程序“唱主角”。要提高会议新闻的价
会议报道的写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