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灵宝市第三小学侯剑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8例1、例2。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开放的、创新的、多样化的教学,倡导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把《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设计基调定在游戏中交流,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1元=10角,懂得兑换人民币。
2、能力目标:
经历使用人民币的实际过程,发展、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从小懂得爱护人民币,知道节约地合理地用钱。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人民币买卖东西,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目前正在流通的人民币若干套;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文具若干。
【教学设计】: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知。
电脑出示主题图:用钱购物的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呢?
各国的钱有不同的名字,小精灵明明要带我们去看一看,大家说好不好?如:美国的钱叫美元,(展示美元图);日本的钱叫日元,(展示日元图);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钱呢?
师:谁来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人民币?(买玩具、买车票......)
归纳引入:人民币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请打开书本P46-47。
(设计意图:课的开头用电脑演示太空拍摄的世界地图,让学生知道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钱有不同的名字,使学生从世界钱币的角度认识了人民币。这样的情境既有趣又不失知识性,迅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精神高度集中。)
二、快乐学习,认识新知。
(一)认识1元、5角、2分
1、自主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1)请看P47,出示整套人民币。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的面额有这么多种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
(2)小组合作
师:请四人小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倒出来,(内含1角、2角、5角、1元、2 分、1分、5分若干), 每位同学从中选出你认识的人民币跟同伴说说面值是多少。说完了放回信封里,比一比哪个组的动作最快。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就是为了能让学生人人参与,把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在这里课中设置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面值1元的人民币
(1)你们这么快就认出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真棒,能告诉老师你们是用什么巧办法来判断的?(图案、字样、颜色、数字、大小)
(2)电脑演示1元的正面和和反面,请小
认识人民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