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代海南黄花梨家具.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代海南黄花梨家具
大量事实证明,明代硬木家具,尤其是明代海南黄花梨家具的流行年代并不早于明代中期,即嘉隆万时期。这样以来,读者也许会生出这样的疑问:按照史书的记载,明中晚期尤其是嘉隆万时期,前后有两个皇帝四十多年没有上过朝,可谓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人们的生活简直就是饥寒交迫、困苦不堪,国家几乎处于风雨飘摇行将崩溃的边缘。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下,人们很难想象会有风花雪月的存在。可事实上,任何时期生活都是有其两面性。这一时期的人们,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出于对政治的绝望,极力追求生活的舒适。从而出现了诸如秦淮河畔的狎妓;出现了唐伯虎点秋香的奇闻;出现了以文征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出现了《红楼梦》的鼻祖《金瓶梅》。可以不夸张地说,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当欧洲的巴洛克艺术在西方世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时,东方的中国正经历着明王朝市井文化的繁荣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在中国南方的某些地区,出现了苏作硬木家具。

起初,苏作家具在江南地区主要采用当地盛产的榉木作为制作原料,至明中期以后,则更多地选用海南黄花梨。特别是经过晚明时期文人的积极倡导和直接参与,以海南黄花梨为代表的时髦家具很快得以风行。
最能说明这一现象的,莫过于范濂《云间据目抄》中的记载:“细木家伙,如书桌、禅椅之类,余少年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莫廷韩与顾、宋两家公子,用细木数件,亦从吴门购之。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而徽之小木匠,争列肆于郡治中,即嫁妆杂器,俱属之矣。纨袴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贵,凡床橱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极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尤可怪者,如皂快偶得居止,即整一小憩,以木板装铺,庭蓄盆鱼杂卉,内则细桌拂尘,号称书房,竟不知皂快所读何书也。

这一段文字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如下信息:
范濂生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若以16岁前为他的少年时期,那么他的少年时期应至嘉靖三十五年,即1556年。至少在此之前,书桌、禅椅等细木家具(自然包括海南黄花梨家具,即书中所言花梨家具),松江地区还很少见,民间所能见到的只有银杏木金漆方桌等。
松江从莫廷韩(号是龙,万历时人)和顾、宋两家公子开始,才出现了从苏州购买的几件细木家具。细木家具可以理解为木材致密、除银杏木金漆方桌以外的一些品种,其中虽说可能还包括椐木(即榉木)家具,但更多地则是指以海南黄花梨为代表的各种硬木家具。而且这里已明确指出细木家具是从苏州买来的。由此可见,苏州当时已成为明式家具的制造中心和集散地。

自隆(庆)万(历)朝始,以海南黄花梨为代表的细木家具得以风行。
以海南黄花梨为代表明代家具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用材考究,而且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式”家具风格。这一时期的家具不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艺术造诣,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家具艺术发展史上最具艺术感染力的精品之一。
以海南黄花梨为代表的明代家具之所以能在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史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概括而言手工业的进步、海外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等社会因素,都是促使家具在明末清初达到中国古典家具发展高峰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讲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明代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各种专业技术书籍的出现,对以海南黄花梨为代表的明

清代海南黄花梨家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21989820
  • 文件大小4.54 MB
  • 时间2018-08-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