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你在哪里?.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你在哪里?
王学富
人的虚妄
“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在我个人的生命体验和辅导经验里,时时体会到人的虚妄。心理症状反映人的一个基本的虚妄:不安于作自己。古人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我体会其中的意思是说,一个人需要做自己,而不是跟别人比来比去,受到太多的牵扰,最终就做不成自己了。
马斯洛有一个比喻说,一颗橡树的种子里含有一个渴望:“我要长成一棵高大的橡树”。人的生命内部也被赋予了一个渴望:“我要长成自己”。
但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阻碍和破坏的因素,使人不能成为自己,反而让人发展出一种虚妄的心态:成为别人,成为天才,成为神。
我在辅导中会使用一个方法,叫接续完成句子。其中有一个句子的前半句是“我真想……”,许多青少年接续完成的部分是:“成为上帝”,“成为神仙”,“成为天才”,“成为魔术师”,等等。我因而知道,这些青少年生活中遇到困难,承受着压力,对自身的能力不满意,不愿意在现有的条件下去克服困难,就不想做自己了,就想做上帝。他们以为,如果自己成了天才,成了魔术师,成了上帝,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旧约“创世记”里这样记载: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每天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几乎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但上帝给他们的自由作一个限定:“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独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然而蛇对夏娃说:“……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像上帝一样能知道善恶。”这里,关键之处不在于人“知道善恶”,而在于他们要“像上帝一样”。这,便是人的虚妄。
人性里有想成为上帝的虚妄,因此人要建造巴别塔,通到天上去,可以跟上帝同等。其实,贯穿人类历史直到如今,人类用各样的方式建造着自己的巴别塔,它反映人类欲望的肆意膨胀。当科学的目的不是为人谋福利,而是要控制一切,要满足实际上根本无法餍足的好奇心,它的本质就是人要“像上帝一样”,就是建造巴别塔。这种欲望可能通过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能体现为各种类型的极端主义,包括政治的极权、宗教的异端,以及各式各样的完美苛求与强迫行为。例如,夸大妄想患者宣称自己智慧无双,富甲天下,权倾一方,他们或自称耶稣基督,释迦牟尼,古代君王,现代总统,不一而足。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其本质却是一样的:人不愿意在一个不稳定的世界里做一个有限的自己,他的行为就像是提着自己的头发试图让自己脱离地面。在所有这些行为里,我们看到的是,人失掉了自己,逃入虚妄。
人的逃避
“那人和他妻子听见上帝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藏耶和华上帝的面。”
在直面心理学看来,心理症状的本质是逃避,常常表现为逃避责任。逃避责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很典型的是怪罪他人、归咎环境,让自己的逃避显得正当,很有理由,这就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
我举一个例子:
有一对夫妻带儿子前来寻求咨询,谈话中讲到儿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天,儿子在家里跑来跑去,一不小心,头撞在桌子角上。他接下来的反应是,责怪桌子角不好,一定要把桌子角锯掉。他哭着闹着,不依不饶,最后父母只好找来一把锯子把桌子角锯掉,这事才算了结。后来,这对夫妻调动工作,他们的家从县城搬到一个大城市。这时儿子已经是一个高中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适应困难。在那几年的时间里,他一直责怪父母不该搬到这个城市来。在面谈过程中,他也在反复抱

你在哪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dwd123321123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