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银行资本构成及资本充足率变化
小组成员:金融71 1637102尹佳裕
1637106王淼
1637108刘钰
金融72 1637208吴昱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变化
首先,财政借款所占比重稳步下降。这反映了政府对商业银行干预程度的下降,因而有利于商业银行真正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经营和管理。
其次,与财政借款所占比重稳步下降呈同样趋势的是贷款在商业银行的资产中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地下降。与财政借款和贷款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相反,外汇资产所占比重在1997年之前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之后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所占比重开始下降。
另一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现象就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在其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格局存在的隐患
在金融业开放不断加快、银行监管标准逐步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格局存在若干不利之处甚至是隐患。
其一,商业银行大量持有债券,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结构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已经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其二,即便用美国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商业银行资产中债券余额与贷款余额之比高达30%以上,已略显畸形,更重要的是,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极大地弱化商业银行在动员储蓄和分配储蓄。
其三,最近几年来,大量持有证券类资产,已经为中国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且丰厚的收入。但是,这种经营成果的取得,是在利率总水平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发生的。
鉴于以上所述的不利的资产格局,我们以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对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相关探讨。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国家财政注资形成的实收资本和公开储备,称为核心资本;二是作为附属资本的各种准备金。
首先请看一些数据
截至2003年年底,%, %, %, %,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高, %, 但主要是其中四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高, 非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部分达不到8%的要求。
三大国有银行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比较
以上数据说明了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远远未达到, 甚至与《巴塞尔协议》的最低要求有相当的距离, 银行业整体风险较高, 进一步扩张的空间受到限制。资本充足率低己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瓶颈, 监管当局也将它作为核心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商业银行, 而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我国国有银行资本构成及资本充足率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