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双语实验学校朱进裕
2007年1月
依法纳税
说课设计
说教材
说学法
说教法
说教学程序
教学评价
一、说教材:
:
《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内容在《经济生活》这一整体中是一个重点内容,在介绍税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依法诚信纳税教育。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也是充分体现我们政治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方面。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识记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指出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使学生懂得自觉纳税是爱国行为,偷税欠税等行为是可耻的违法的;同时使学生懂得既要有自觉纳税意识,也要有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关心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教学重点。
依据:本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成为实现本节课情感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
(2)教学难点:“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体验的局限,容易混淆纳税人与负税人这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是实现本节课目标,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前提和基础。
二、说教法
:制作政治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有效整合,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中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说学法
。
,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流程一
复习旧课:什么是税收?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种类?
设计意图
,为本节课作必要的准备.
流程二
导入新课
观看FLASH《假如国家没有税收》,回答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集体讨论,并发表自己对短片的看法,形成认识:人人都与纳税有联系
设计意图
采用Flash动画导入新课, 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习兴趣
流程三
一、纳税人与负税人
教师点拨提出讨论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课本相关内容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加以评析。
展示知识结构: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
设置此讨论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区分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把握一个观点:一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主要看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