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doc浅析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对我国教育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中,美育思想至关重要。他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这是他的美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本文浅谈对“以美育代宗教”的认识以及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今天的美育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杰出的美育思想家和民主革命的英勇战士。他一生注重美学、美育,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他曾多次到德国留学,他的美学思想尽管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了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但是蔡元培所处的时代是蔡元培美学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当时,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况,人们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如何救国家于危亡之中,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方法。蔡元培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用宗教思想来拯救国民和国家的思想,并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美学思想,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塑造完全人格。这一思想的提出有力地打击了宗教封建势力,促进了中国科学、民主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蔡元培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观念,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第一个美学命题。建构了中国现代美学观念,并第一次把美育作为学校教育和文学艺术的价值尺度。
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主要
蔡元培,字鹤卿,号民友,后改号孑民,浙江绍兴人,出生于1868年,逝世于1940年。祖父辈都是商人,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生活宽裕,使他读书受教育具有较好的条件。他前期接受的是中国旧教育,后期去德国留学,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思想。
在哲学观点上,蔡元培深受康德二元论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说:“盖世界有两方面,一如纸之友表里:一为现象,一为实体。现象世界之事为政治,故以造成现世幸福为目的;实体世界之事为宗教,故以摆脱现世幸福为作用。而美育者,则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也。”“教育之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1]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康德的思想对蔡元培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蔡元培先生的美学思想虽然受到康德思想的影响很大,但又不受康德思想的束缚,例如康德认为,“鉴赏是凭借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完全无厉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2]但蔡元培却认为美是介乎于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之间的,显然和康德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美育思想对蔡元培的美育有着很深的影响。美育在我国古代就一直受到很大的重视。孔子是我国第一位提倡美育的思想家。他非常重视“诗”和“乐”的教育。他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孔子认为把诗、礼、乐的有效结合,就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了。蔡元培在吸收了我国古代美育思想理论的精华的基础上,并发扬光大,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美育思想。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在他吸收德国康德哲学、美学精华和我国古代美育思想以及文化传统的精华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美育思想,是中西文化的结晶。
二、“以美育代宗教”说
“美育的名词,是民国元年我从德文 Asthetische Erzie-hung译出,为从前所未有。”[4]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5]在对宗教和美育的讨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以美育代宗教”

浅析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8-08-09